日本三大奇祭之一的「黑石寺蘇民祭」 在2024年2月17日舉辦最後一次祭典之後走入歷史。
Vicky邀約一起前往觀看這個難得的祭典,二話不說, 說走就走,Kathy時間上也許可,三劍客遂結伴同行。
一如既往,全程由Vicky費心規劃,我們輕鬆跟著走。
先前買了三月飛東京的機票,這會兒上網改班機日期, 和她倆的航班不同,各自出發再會合。
除了「蘇民祭」外,這季節也適合觀賞八甲田山的「樹冰」, 而寒冷的季節更適合泡湯;Vicky安排了一系列的溫泉旅宿, 我們得以接連數日享受北國的雪景與溫泉。
2/16 (五)
下午松山往東京羽田的日航,飛抵後轉了兩列電車, 到住宿的飯店已經不早了;可惜沒趕上晚餐的和牛燒肉與美酒。 貼心的夥伴還特地到電車站接我, 以免我因夜晚視線不良而多花時間尋路。
東京都港區的「台場日航大酒店」視野佳, 將東京灣景色及彩虹橋完全納入眼底。
回到飯店,為了彌補我的遺珠之憾,Kathy 問起要不要去買酒來喝(我們原打算一起天天喝到爽的), 我說太晚了,就順延吧,反正在機上喝了啤酒。
2/17 (六)
人氣餐廳 「Bills 」是以「自宅客廳般的空間」為理念, 讓用餐的客人能透過巨大的玻璃窗一覽東京灣以及彩虹橋的絕景為訴 求。
這家餐廳據說在海內外遊客中都有很高的人氣(網路的力量), 據說是一位難求,未訂位就要排隊等候很久。 Vicky早在一個月前開放網路預約時就訂了位; 她說之所以住台場日航酒店,為了Bills的餐點也是原因之一。
我們抵達餐廳時沒什麼客人,可能是逢週末假期,大家起得晚吧!
日本旅遊時總不漏掉去montbell補點貨,這次當不例外, 先透過網路訂貨,並趕在店家開門營業與東北新幹線發車前, 前往京橋店取貨,並現場選購,時間可抓得恰恰好。此外; 還要快速在車站裡買午餐,帶上火車吃。
進入這個行程第一個重點,前往岩手縣奧州市水澤橫町, 參觀妙見山黑石寺的「蘇民祭」。
東京車站搭乘新幹線抵達一ノ関,再轉搭東北本線到水沢。
因應祭典的舉辦,在水沢站西口有臨時巴士, 接送民眾前往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妙見山「黒石寺」祭典場地。 我們頂著攝氏4度的低溫寒風,排隊等了一個半小時才上了車。
蘇民祭是超過1000年歷史的傳統消災祈福祭典, 於每年的農曆元月初七舉辦,以祈禱五穀豐收、無病消災。
今年是最後一次舉辦祭典(農曆正月初八),過了今天, 蘇民祭就正式走入歷史。
傳統儀式是在零度以下的雪地上舉行(今年的氣溫零度,無雪);「 裸男們」先以木桶舀瑠璃壺川(山內川)的水淨身,同時大吼「 JASSO- JASON 」(估計是「邪正」或「正邪」的意思),接著依序巡禮藥師堂、 妙見堂,從祈禱五穀豐收、消災除厄的「裸參拜」開始, 接下來到天亮之前,會陸續進行「柴燈木登」、「別當登」、「 鬼子登」、「蘇民袋爭奪戰」等儀式,持續到早上7點為止。
但去年的蘇民祭就已經簡化了儀式, 今年更是精簡到整個儀式從晚上6點進行到11點就結束了。
雖是精簡的儀式,卻也吸引了各地的民眾、遊客,前來朝聖觀賞。 對我們來說也是難得的體驗。
搭乘寺方提供的接駁車抵達現場時已經是「水淨身」活動的尾聲了,現場人聲鼎沸。 接下來的活動也都在擁擠人潮中參與體驗。
除了蘇民祭典外,黑石寺供奉的歷經5次火災的主神「 藥師如來坐像」、「第三代天台座主慈覺大師像」 也是國家重要文化財。
最後的項目「蘇民袋」爭奪戰如火如荼進行。
搶蘇民袋的裸男要在現場先先報名才能進入「藥師堂」搶袋, 光是報名就持續了一個小時。
活動開始,只見黑暗中人潮洶湧,我們完全擠不進去, 只能擠到近藥師堂約5公尺的台階,民眾個個前胸貼後背( 忽然想到若是疫情期間怎麼辦?)。耳邊是前後兩個小時不間斷的「 Jasso」吆喝,搶蘇民袋的裸男們陸續被淘汰擠出藥師堂, 這時他們滿身大汗,有的人更是一絲不掛, 不知是不是在搶奪中護住重要部位的布條被扯掉了; 裸男們有的就放棄了,有的人還是繼續擠進去再接再礪。
在零度的低溫下,Kathy 和我在人擠人的人群裡,連站都無法好好站, 兩個人都感到受不了了,Vicky倒是很挺得住。
到了11點整,整個活動結束;「蘇民祭」也就走入歷史了。
太感謝Vicky 有先見之明,事先就預約了計程車來接我們去飯店, 不必再跟著大家排隊等候接駁車。
住宿 Hotel Route Inn Oshu
2/18 (日)
早上起床,零下一度,好冷喔! 殊不知行程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沒高過這個溫度。
進入行程的第二個主題,前往「八甲田山( Hakkōdayama)看「樹冰」。
搭乘水沢東北本線到盛岡,轉新幹線列車「隼」號到新青森。
在新青森駅吃過午餐,打算轉搭巴士到八甲田山的纜車站。
巴士抵站後,司機迅即下車告訴大家八甲田山的纜車因風速太大而「 運休」,也就是說如果要上八甲田山就不必上車了。 我們已經訂了八甲田山的滑雪度假飯店,不能不前往。
到了飯店,穿上Kathy 為大家準備的「冰爪」鞋套,在附近走走賞雪景,然後回飯店泡茶、 吃點心,也挺愜意的。
上回搭纜車登上標高1324公尺的八甲田山頂, 賞的是秋天的紅葉,這次則是特為「樹冰」而來。
「樹冰」就是嚴峻的北風碰到高處的針葉林時凝結為水, 進而凍成冰雪的產物。
旅館經理告訴我們次日早上7:15 可以上「八甲田山Ropeway 」網站看看,若是寫「準備中」,就表示運行沒有問題。 我們期待次日風速能降到纜車能運行的條件。
住宿 Berjaya Hakkoda Ski Resort 。飯店裡的寒水沢溫泉♨️,是八甲田山麓的千年湧泉; 碳酸氫鈉水質,被稱為源泉流淌的「美肌之湯」, 泡完後確實通身舒暢。
2/19 (一)
八甲田山纜車官網的營運狀態依然顯示「運休中」。
這次的賞「樹冰」期待就落空了。
上不了八甲田山,就提前checkout 往黑石市前進。
搭計程車到青森縣黑石市的黑石駅。 司機說往年在這時候根本看不到前面的「岩木山」( 這是青森除了八甲田山外的另一座海拔1623公尺的山), 今年因雪量太少,所以岩木山清晰可見。
先在觀光協會寄放行李,接著逛了黑石市「日本街道百選」的「 中町小見世老街」。
天氣濕冷的緣故,街道上幾無行人,只有我們三人點綴。
這條自藩政時代留存至今的「拱廊風情老街」, 於1987年獲選為「日本街道百選」; 2005年則進一步被指定為「重要傳統建築群保存地區」。
「津輕傳承工藝館」將燈籠祭用過的燈籠剪下來, 一片片重新設計貼在木製框格上作為燈罩,相當具有特色; 現場還提供親自手作燈罩的體驗。
鳴海釀造店「菊乃井」是百年老店, 進去後感覺儼然是走進一座小博物館。我們試喝了「菊之乃」 釀酒場的兩種地酒,順便買了一瓶作為午餐的佐餐酒。
「高橋家」是270年屋齡的店家,它見證了黑石町過往的風華, 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眼前的「高橋家住宅」門口則掛著「冬眠中」 的標示牌。
觀光案內所推薦的「藏吉」餐廳和「ab 咖啡廳」確實都很不錯, 美味的鰻魚飯和培茶拿鐵令我的口腹大滿足。沒記錯的話, 其他兩位同伴吃的是「奧桑套餐」,挺有意思的名稱。
餐廳老闆娘很親切,說去過台灣,還出示所拍攝的照片。
繼續「溫泉體驗之旅」。
登場的是「青荷温泉油燈之宿」的「雪見秘湯」。
搭乘弘南巴士黑石~虹之湖線板留行到板留, 再搭乘旅館的接駁車到燈之宿「青荷溫泉」旅館。
在積雪濕漉的彎曲山路上,若沒有旅館的接駁車, 我們還真是到不了。
青荷溫泉有四個特色各異的浴池。
「兼六之湯」位於室內,池身由檜木製成, 這種原產於日本的針葉樹木具有抗菌特性, 獨特的香氣具有治療效果。
「瀧見之湯」也是室內浴池,窗外就是壯麗的瀑布, 可一邊泡溫泉一邊賞景。
「內湯」是青荷溫泉新添的浴池。與兼六之湯一樣, 裡面的浴池和建築同樣以檜木打造。由於仍相對較新, 這裡的木香氣息更加濃郁,讓人感到更加心曠神怡。
第四個是「露天浴池」,浴池本身由大塊岩石構成, 周圍是傳統的日式庭園;當然現在全被雪所覆蓋了。 在露天浴池角落有個大陶缸,Kathy 進去泡了一下,接著說了一個小時候的「錯誤觀念」, 真是笑死阿嬤了。
關於油燈之宿
由於景區內的住宿只有這家日式旅館,所以很多人會用旅館名字「 油燈之宿」代指青荷溫泉。這個名字其實非常貼切, 因為旅館和溫泉的確只以油燈照明。
油燈也體現了這個溫泉的偏遠。 事實上這裡直到近年才開始使用電力。但有電力後, 旅館主人還是堅持繼續用油燈照明。
客房內沒有任何電器設備,甚至連電源插座都沒有。 這裡也沒有網路,手機也當然不會有信號。 在這裡就完完全全與現代社會相隔絕。
體驗一次全然異於尋常的溫泉時光。
2/20 (二)
旅館的接駁車送我們到板留。
從板留搭弘南巴士黒石~虹の湖線到黒石駅。
接著由黒石駅轉搭弘南鉄道弘南線到弘前,再轉奥羽本線到追分, 後續轉男鹿線到羽立。
只能說Vicky的功力值得大大肯定與佩服,準備功夫下得足, 一路上交通轉乘不打結,有大眾運輸工具就用大眾運輸工具, 因天候(冬季)而沒有大眾運輸工具的地方,她就預約計程車; 要換作我,早頭昏腦脹舉雙手投降了。
接著是包計程車進行男鹿半島的觀光行程, 最後再送我們抵達溫泉旅館。因為Vicky語言無障礙, 司機也就樂得多帶我們看幾個景點;一目潟、二目潟、 利賀灣等美景。
秋田縣男鹿市的「生剝鬼 (Namahage)」為指定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無形文化遺產,是「男鹿半島」 傳承的傳統活動。
除夕晚上,生剝鬼會來訪,進到每一戶民宅中,一邊高嚷著「 有沒有偷懶怠惰的人呀?媳婦是否盡責呀?有沒有愛哭的孩子呀?」 ,一家之主熱忱招待生剝鬼,並請生剝鬼為家內大小祈福。
雖然生剝鬼駭人的模樣和動作如同鬼怪的化身一般, 但其實神的到訪是能「消災除厄、五穀豐收、漁獲豐收、諸事大吉」 的。
為推展觀光旅遊,在男鹿半島由典型的曲家民宅所改造成的「 男鹿真山傳承館」中, 遊客能依照古老傳統習俗體驗極具魄力的生剝鬼近在眼前的感受。
在觀看一連串的流程後便能瞭解,生剝鬼並不只是外顯的舉止粗暴, 祂與一家之主的問答交流其實相當精彩。
在隔壁的「生剝鬼館」中,展示著男鹿半島各地的面罩和服裝等, 還能觀看生剝鬼的影片等。
位於男鹿半島的真山,從過去就是山嶽信仰的靈場,「真山神社」 就是當時興盛繁榮下的產物。神社歷史可追溯到西元70年, 從日本書紀的武內宿禰登上真山開始。
神社內擁有1100年樹齡的榧樹,被指定為秋田縣天然紀念物, 非常有歷史保存價值。
每年2月的「柴燈祭典」,生剝(鬼)點燃柴火,祈禱村內平安, 五穀豐登。這也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
往住宿旅館的途中經過男鹿半島最前端的「入道崎燈塔」, 燈塔是黑白相間的條紋,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列入「日本燈塔50選」 ,是少數可以讓人攀登的燈塔,但現在的寒冬暫時禁止攀登。
旁邊還有一個「北緯40度」紀念碑。可惜天氣太冷、風太大, 拍完照不敢駐足,快速上車。
住宿:秋田縣男鹿半島的「帝水溫泉旅館」。
天氣好的時候泡溫泉的同時可以眺望利賀灣的夕陽、海灘絕景; 可惜這是個寒風刺骨的陰天,沒有夕陽,但依然有它幽美的意境。
2/21 (三)
搭乘計程車到男鹿駅。
乘男鹿線到秋田,轉新幹線小町號到田沢湖。
於觀光情報中心寄行李。
搭乘田沢湖駅前搭乘羽後交通「田沢湖一周線」觀光。
經過的景點有潟尻「辰子像」、「御座石神社」然後回到田沢湖駅。
「辰子像」是傳說中美少女辰子姬的銅像,據說她已成為湖神, 祈求永保青春和美麗。銅像的外觀整潔,背後是清澈的藍色湖水。 位於水深423.4米的日本最深的田沢湖。
「御座石神社」位於田沢湖北邊的湖畔,鳥居正朝田沢湖的方向, 十分美麗。神社的名字御座石,是由於慶安3(1650)年時, 秋田藩主佐竹義隆公在遊覽田沢湖之際,曾經坐下休息的緣故。
紅色的鳥居旁,有一棵被稱為七色木的樹木, 從中長出了7種不同的樹木。共長出了松樹、杉樹、櫻樹、槐樹、 日本榿木、野茉莉、梨樹7種樹木,可以看到這棵不可思議的樹木。
而由於神社祭祀著傳說變成龍神的辰子姬,據說以前被稱為「 龍神社」。神社內雖然也有辰子姬像,但和湖畔的銅像不同, 下半身是蛇。另外, 在神社內還可以看到辰子姬在飲用後變成龍的潟頭靈泉及用來照鏡子 的鏡石。
辰子姬因為過分追求美貌,而變成了龍。因此,御座石神社也以「 美的守護神」聞名,可以保佑擁有美麗容顏,十分受到歡迎。
回到田沢湖駅前,搭乘羽後交通乳頭線到乳頭蟹場温泉。 這時已經開始飄雪了。
座落在秋田県仙北市田沢湖田沢先達沢國有林內的「乳頭山」山腳, 因此所湧出的溫泉,就接續著使用「乳頭」這個名稱, 而有了乳頭溫泉的名號。
原想住宿的「鶴の湯温泉」旅館在半年前就訂滿了, 我們改訂她的姐妹旅館「駒ケ岳温泉」;這家旅館也只有8個房間。 除了旅館本身的室內及露天浴場外,晚餐後旅館用接駁車送我們去「 鶴の湯温泉」體驗不同的溫泉浴場。
這個地方的溫泉被稱為「雪地秘湯」。
想成為「秘湯」必須有幾個條件,像是位置悠遠僻靜、 溫泉旅館維持最初建造時的風格、保有混浴的傳統、以及最重要的, 溫泉水必須直接是「掛け流し」(即溫泉水直接來自源頭, 不經加工)。
冬季在白雪靄靄中享受泡湯的霧氣氤氳,上冷夏熱,對我來說, 就是體驗吧!
住宿 駒岳溫泉(Komagatake onsen)
2/22 (四)
早晨醒來,戶外零下6度。在室內完全感受不到戶外的寒意。 從旅館離開時零下3度,雪花依然紛飛; 在台北很難想像自己會在氣溫零度以下四處活動( 當然台灣不會有零度的低溫)。
温泉旅館接駁車送我們到巴士站,搭羽後交通乳頭線到田沢湖。 轉乘新幹線小町(也是美女之稱)號到盛岡, 再轉新幹線山彥號到北上。
午餐在北上車站附近吃拉麵。冷天吃熱湯最為滿足。
接著搭乘北上線快速到ほっとゆだ駅。 這個車站附設付費使用的了男、女湯,也有貸切湯屋,真是特別。
再搭乘「溫泉區共乘」計程車到旅館。
住宿 岩手県和賀郡西和賀町「山人Yamato」溫泉旅館
從山頂、半山腰、山麓總共有12間客房,分別以自然的花木命名, 每間客房都有高雅的設計與隱密的空間,並配有半露天的溫泉設施。
我們住在「靖山樓」的「雪華」。
這是一間複合式房間,一樓是客廳,有音響設備, 旅館提供各種不同類型音樂的CD,內部樓梯上的閣樓是臥室。 柔和的燈光營造出平靜的氛圍。室內就可以泡溫泉, 透過全片的玻璃欣賞美麗的雪景,屋外有半開放式的中庭空間, 坐在庭院中一樣可以欣賞雪景, 室內外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寧靜與愉悅。
露天溫泉「一寸(Yuba Issun)」座落在溪流畔。每個房間的住客可以預約「貸切」 露天溫泉時段;也就是預約時間內獨享時段,沒有其他人來打擾。 早、晚各有一次貸切的時段。
在冬天下雪量被稱為「暴雪」的這個西和賀小鎮, 往年積雪量都超過3米以上,今年雪量最少。 樹枝尖和建築物的屋頂上積雪,成為雪景的點綴。
被無聲無息的積雪所包圍,是當地冬季房舍的特有景觀。
旅館的餐點則是利用當地山中的特有食材所烹調出來的料理。
晚餐是在半隔間的空間裡享受廚師的手藝並搭配當地的地酒。 食材樣樣新鮮、料理道道精緻美味,再以名為「白雪的力量」 濁酒和「岩手水神」純米酒佐餐,簡直就是大滿分。
餐後服務人員還為我們準備宵夜三明治帶回房間享用。
雪燈
點亮電燈少的暴雪地帶的夜晚,是雪路燈「雪燈」。 在西和賀的各個家庭和旅館等地方,每個季節都會點亮很多雪燈。 在1~3月,「山人」 幾乎每天晚上都製作雪燈並為住宿客人點亮起來。
透過餐廳的落地玻璃就可以看到外面一整排的雪燈, 雪燈內則有各式可愛的裝飾透過燈光照射出來;在用餐開始不久, 餐廳還特地關掉室內的燈光一會兒, 讓大家透過落地玻璃觀賞外面的雪燈。
旅館中提供的「黑文字茶」,味道很特別,有一股特別的香氣; 原來這是使用黑桃木煮的茶,據說有「鎮靜舒緩」的效果。 也因為黑桃木的樹皮上有黑色斑點,像是文字寫在上面,所以稱作「 黑文字」,又因為像是黑鷗的羽毛,因此又叫做「黑鷗」。
黑桃木還可以做成牙籤,煮過茶的黑桃木可以當作筷架, 工作人員給了我們幾根帶回做紀念。
早餐是現煮的米飯料理、各色日式菜餚, 西式鄉村麵包與新鮮蔬菜等。大家可以隨意同時選用中、 西式的早餐,都很美味。
早餐後再去「一寸」露天溫泉體驗白天的雪景。
回到房間再泡一下室內溫泉,看著窗外的雪景,抓住片刻時光, 感受心靈的寧靜。
這家旅館確實是值得大力推薦,無論是設施或服務在在令人滿意。
2/23 (五)
搭旅館接駁車到ほっとゆだ駅(意思是具溫暖放鬆效果的溫泉)駅, 乘北上新幹線山彥號到郡山。
由郡山轉磐越西線快速到福島縣会津若松駅。
再搭乘計程車前往「
会津芦ノ牧温泉大川荘」旅館。
司機很健談,沿途熱忱地介紹當地的氣候狀況與作物; 當然還是靠Vicky 為我們二人翻譯了。
「大川莊」是樂天集團旗下的溫泉飯店; 兼具日式風格設計與溪谷之美的溫泉旅館。
館方每天下午4-6點,在本館的「浮舞台」安排了「三味線演奏」 娛樂賓客。
我們抵達時剛好開始「三味線」演奏,吸引了住客們駐足欣賞。
大川莊溫泉旅館的規模相當大,客房包括了新館時尚的「霄待亭」 和純日式風格建築的「月見亭」本館,總共110間客房, 可容納650位客人。我們住的是「霄待亭」。
四季梯田舞台
旅館內擁有梯田樣式的露天溫泉,稱為「四季梯田舞台」, 如從寬闊的河川中各自脫穎而出的非凡露天溫泉, 與充分表現出四季魅力的溪谷合而為一。
我們先進大浴場泡溫泉,接著便去四季梯田舞台, 體驗層層的露天溫泉,挺特別的體驗。
晚餐是以當季食材烹調的精緻會席料理。
2/24 (六)
依然飄著雪花。
慕名前來看芦ノ牧温泉駅的第三代貓站長「櫻」。
貓兒今天有上班(牆上貼著牠上班及休假的班表),但牠躲在窩內, 只是對外意思意思探個頭。
站內禁止對貓拍照,但有各種貓的相簿、月曆、明信片及小物販售。
駅旁邊有小火車及會津鐵道神社,挺特別的是神社內參拜的是貓。
從芦ノ牧温泉駅搭乘会津鉄道リレー134号前往湯野上温泉。
再由湯野上温泉駅搭計程車到大内宿。
大內宿(Ouchi-juku) 是位於日本福島縣南會津郡下鄉町大字大內, 修建於江戶時代的會津西街道的傳統茅草建築的「半農半宿」宿場。 明治之後由於開通鐵路,這一地區失去了宿場的地位, 轉型成為觀光景區。
1981年,該地被選入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區。
午餐吃的是「大黑屋」的山菜蕎麥麵和蔬菜炸物。 雖然此地以大蔥蕎麥麵聞名,我們消受不了在冷颼颼的氣溫吃冷麵, 只好捨棄體驗大蔥麵了。
謹慎地攀登上展望台,俯瞰整條商店街雪景,確實美極了。
遊客們似乎無懼於寒冷,都小心翼翼地走在融雪泥濘的街道上。
「高倉神社」供奉反抗平清盛的高倉宮二男的守護神。 神社西側有一株800齡的樹木,高度達56公尺。
多虧Kathy準備的冰爪, 穿上後我們才能安心走在冰雪的台階上。
「分家玉屋」古民家咖啡喝咖啡、吃點心,坐在溫暖的室內, 透過玻璃觀賞窗外的景色,感到非常寧靜舒適, 完全隔離外界的濕寒與人聲。
我們住宿在蔵の民宿「本家扇屋」, 這是屬於日本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的建築。
這類從江戶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茅草屋頂房屋和鞍馬宿旅館是非常受歡 迎的旅館。
旅館是由一對老夫妻所經營的。老闆是個沈默的人,輕聲打招呼、 點頭微笑,靜靜地為大家烤著晚餐要吃的魚。
晚餐時住客們(共有9名)聚在一起,在爐邊放鬆身心,各自一桌, 同時享用老闆娘 Kiiko 的美味佳餚,又搭配地酒,老闆娘豪邁地為大家斟酒, 我們各自選酒,每人一合,我酒量不及Kathy 和Vicky,最後還是請她們幫忙喝完。
老闆娘很健談,說我們太安靜了(畢竟大家都不熟,也有語言障礙) ;她坐在爐邊和客人們聊得非常愉快,雖然我聽不懂, 但也能感到賓至如歸。
這時想起前年在南丹市「美山茅草屋之里」所住的民宿, 也是超有氣氛的爐邊燒烤;結果我們技術不佳、冷颼颼的天氣下, 耐不住等候,最後動用瓦斯爐幫忙處理部分食物。
老闆娘建議大家晚餐後出去看星星、燈光。氣溫太低了,Vicky 則依然精神抖擻地出去拍照。
2/25 (日)
搭計程車到湯野上溫泉駅,轉会津鉄道リレー134号, 接会津田島リバティ会津134号抵湯西川温泉駅。
「五十里湖」在湯西川溫泉駅正前方, 是男鹿川被水壩堵住而形成的人造湖。 因距離東京的日本橋剛好50公里,所以被稱為50里湖。 湖畔的氛圍以及景色都非常的美。這時又開始飄雪了。
在道之駅湯西川吃午餐,再搭日光交通湯西川線至「本家伴久旅館」 。
湯西川溫泉的溪谷沿岸有許多溫泉旅館(感覺像是數不盡)。 欣賞豐富的大自然景色固然很好,但大雪紛飛,凍得很。
此地是源、平合戰中,身為戰敗方的平家一族逃亡後的落腳地之一, 自古以來便為人所熟知。
湯西川的溫泉透明無色,對肌膚溫和、無刺激感。 聽說對於動脈硬化、神經痛和腰痛等各式各樣的傷病都很有效。
《平家物語》中有名的「湯西川溫泉」典故:
身為名門家系的源氏與平家長年交戰, 1185年的決戰之地就是現今山口縣的「壇之浦」(壇ノ浦)。
戰敗的平家一族遂逃往全國各地。 據說部分的平家族人逃到了遙遠的湯西川, 然後發現了從河原湧出的溫泉,也就是湯西川溫泉。
日本有數個像這樣由逃亡的平家一族落地生根而形成的村莊, 湯西川溫泉也是敗給源氏後心懷遺憾的平家族人其中一處安居之地。
從窮追不捨的源氏手中逃出來的平家一族,將河裡抓來的魚、 山菜與山中獸類等食材放進「囲炉(圍爐)」烤熟後食用。
使用河裡捕獲的新鮮岩魚及山裡採來的松茸等材料所製作的料理, 就是平家落人(流落之人)流傳至今的傳統料理。 一年四季皆能吃到鹿肉,冬天時還能吃到熊肉火鍋。
「本家伴久」(Nikko Yunishikawaonsen Honke Bankyu)是連續15年被日本觀光經濟新聞選為「 五星級住宿設施」的旅館。 從繼承平家血脈的初代開始,到目前為止已經是第25代了, 其間橫跨了350年的歷史。
旅館內設有「寶物室」、「圖書室」、「雛人形室」等, 存放歷代以來的收藏品。
溫泉採源泉掛流式,源頭來自於映照著四季變化之美的山間湧泉, 因泉質具有美容功效而深受遊客喜愛。
晚餐時我們走過「葛橋(以葛藤建造的橋)」,穿過時光隧道, 享用和古人結緣的圍爐燒烤會席料理。
葛橋當年是作為防禦敵人追趕,斬斷橋樑以退追兵之用。 橋兩端以非常大的樹幹支撐葛藤。
橋邊的冰瀑非常壯觀。橋下就是清澈的「湯西川」。
「平家之里」是重現過去平家人生活起居的文化園區,同時也是「 雪洞祭」的主會場, 其他會場還包括了2009年被認定為日本夜景遺產的「 沢口河川敷」等地。
「湯西川溫泉」冬季的代表性活動是「雪洞祭」。
我們下午先去了「平家之里」園區參觀,雪花紛飛, 晚餐後再搭旅館的接駁車去看夜間的雪洞。 因為從下午一直下著大雪到晚上, 房舍及雪洞在夜裡的雪景襯托下格外顯出迷人意境。
被認定為日本夜景遺產的「沢口河川敷迷你雪洞」, 據說有數百個點上蠟燭的迷你雪洞,成爲冰雪大地上的點點星光, 讓人猶如置身在幻想世界中,也被選為「死前也要來觀賞的絕景」 之一。可惜今年的雪下得不夠,河川上的迷你雪洞就看不到了。
有趣的是在這次旅行中我們早、晚泡湯, 旅館中有幾個湯就泡幾個湯;Kathy 說這趟泡過溫泉的次數多過這輩子以往所泡的溫泉次數的總和, 我有同感。
2/26 (一)
本家伴久旅館前搭日光交通湯西川線到鬼怒川温泉駅, 車站的建築外觀相當有特色,站前有一尊「鬼怒太」 雕塑和一道火車調車轉盤(但比不上台灣彰化的扇形車庫)。 接著搭乘東武鬼怒川線到下今市駅。
下今市駅是昭和復古風格的重生。
車站裡有蒸汽火車展示館、
大樹蒸汽火車及調車軌道轉盤。
從下今市搭乘SPACIA X 列車至北千住。
這是東武鐵道一票難求的新型豪華列車,多虧Vicky 上網搶購,我們才能有這種難得的體驗。
這列雪白的流線型火車,以傳統和創新的融合為目標,外觀、內裝、 表現等在視覺上的表現全部升級。 列車放入了江戶文化的精髓和日光的元素。
列車上設有名為GOEN CAFÉ 的咖啡廳、吧台,提供了「日光」風格口味及組合的甜點與飲料。 要先掃QR CODE,搶到號碼才能去買。Vicky手腳很快, 掃碼去買點心飲料,我品嚐了日光咖啡。
從北千住轉乘東京地鐵千代田線到日比谷,再轉有楽町線至豊洲, 接著轉單軌電車到豐洲市場。
預約了下午時段的buffet 。我們時間抓得相當好。
豐洲市場旁是這個月甫開幕的「千客萬來」新設施, 有江戶古典的氛圍,出沒的以年輕人居多。
此行的最後一晚住豐洲三井花園酒店(Mitsui Garden Hotel Toyosu Premier - Tokyo)。
飯店前方就是前往羽田機場的利木津巴士車站, 方便次日清晨搭巴士前往機場。出發前就先網路預約了利木津巴士。
2/27 (二)
天沒亮就從豊洲駅搭乘第一班5:15發車的第一班Airport Limousine前往羽田空港。
在機場吃了簡單的早餐後,搭乘日航回來台北。這是一趟收穫滿滿、 愉悅的旅行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