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2013

緬甸仰光記行

下緬甸仰光(Yangon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Indochina)西部,西南臨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東南部的安達曼海(Andaman Sea),西北鄰印度與孟加拉,東北靠中國,東南則接泰國與寮國。

雖說緬甸在1996年就正式對外開放觀光,但由於政局一直不穩定(緬甸軍政府長期實施軍事化統治),直到2011年底軍政府正式退出政治舞台後,緬甸算是正式對外開放,在20124月翁山蘇姬當選國會議員後,才陸續有旅行團前往觀光。

上緬甸是高山積雪,中緬甸是沙漠氣候,緬甸最後的一個王朝瓦城就位於中緬甸,下緬甸仰光則是熱帶雨林;仰光位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沖積平原,它曾是緬甸的首都(目前的首都是奈比多Naypyidaw),仰光市是仰光省的首府。
緬甸位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最熱的月份是四月,這幾天的氣溫是39~26度。雖說是衝著對緬甸的好奇心與對翁山蘇姬精神的敬佩來到緬甸,但會在這暑熱的月份到仰光,顯然腦子不怎麼靈光。

為了搭乘七點多的班機,大清早五點鐘就出發前往機場,難得這次能和姊姊、姊夫結伴同遊,自是格外開心。

緬甸和台灣時差是慢一個半小時,所以一早班機出發,抵達仰光已經是午餐時間了。

白象園,在緬甸白象表示神聖,代表國家昌盛、君主聖明。因此在佛寺中,白象經常和佛像擺在一起供人膜拜。而金黃、銀白、嫩綠和淡紅等膚色的象,也都被稱為白象。地陪小李先為我們洗腦,他說白象並不是白色兒是有點粉紅色,但我看來卻覺得是深藕色。



唐人街的觀音古廟具有百年歷史,原是廣東籍華僑代表所組成的會館,也稱做廣東公司,他不但是廣東籍華僑燒香、拜佛、祭典、聯誼的場所,也成為觀光客的熱門景點。

慶福宮(Qing Fu Palace)所供奉的神像則是第一代緬甸華人由福建請來的,也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去唐人街時是傍晚,路旁盡是各種小吃攤販,當地人也不在乎蒼蠅到處飛以及滿街灰塵,就坐在路邊的板凳上吃將起來,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腸胃。


第二天就前往BagoPegu),勃固位於仰光北邊80公里,是Bago省的首府。

沿途經過聯軍戰士公墓,這是一座為紀念二次大戰中犧牲的盟軍兩萬七千多名將士所建造的公墓。目的草坪整理得很不錯,青翠整齊,和仰光其他地方幾乎是截然不同的景觀




千人和尚廟裡有一座翁山蘇姬的父親翁山將軍的騎馬雕像,應該是有典故的。和尚是不是一千人不知道,但數目的確不少,出家人過午不食,所以在上午11點他們用餐的時間,前往參觀的人可以為他們打飯,當然若有其他食物也是可以同時供給他們食用。
走在隊伍第一個的是慈眉善目的住持,他吃飯用的缽蓋上了蓋子,雙手就蓋在缽蓋上,表示他不要人家為他打飯,也不要人們給的食物,後來才發現他桌上的菜色很豐富,一般出家人的桌上有一鍋雜燴湯,另有玉米或水果等,但住持桌上有大大小小共12盤,除了湯、肉、菜,還有幾種水果和甜點,原來寺廟裡和尚吃飯也是有階級之分的。和尚們先依序進入飯廳坐下來,誦一段經,接著就開飯。我們也算是增長了見識。


雪達良臥佛(Seinthalyaung BuddhaReclining Buddha)又稱做庇古臥佛,是一尊長約60米、高約14米的臥佛,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臥佛。這尊佛像造於西元994年,曾經在1757Pegu被掠奪時遺失,而1880年復於叢林被尋得,臥佛於1881年重新被安置,並在1930年為他安裝上馬賽克枕頭。前往佛寺的一段路是紅色泥土,所以臥佛身上都佈滿紅色的灰塵,只見一位出家人拿著抹布擦拭佛身上的灰塵,可是卻有越擦越髒的感覺。



陶匠村(Htaky Kyrnt)就是一處製陶燒陶的工廠,看得出來是特的為了前去參觀的我們表演了拉坯和印圖案的手工藝。

喬達基臥佛寺( Chaukhtatgyi Paya)的臥佛長65米,高17米,佛像的腳底上刻了108個圖案,每個圖案都有其象徵意義,除了象徵天地萬物皆在其腳下,也代表了人的108次輪迴。臥佛的腳一前一後表示佛在休息。




緬甸的習俗進佛寺要脫鞋,脫鞋不打緊,可是地板很髒,不小心會踩到鳥糞,有的佛寺存放脫鞋要收錢,有的是要買門票,有的則是拍照要付錢,在在令人有不舒服的感覺。

第三天的行程就在仰光東南方的丁茵鎮(Thanlyin),前往水中佛塔(Kyaik Maw Wun Pagoda),Kyaik Maw Wun的意思是漩渦頂上的佛塔。經過橫越伊洛瓦底江的丁茵大橋(牆面上中間是火車行駛的鐵道橋,兩側則是汽車行駛的公路橋),地陪小李說這座公路鐵路兩用橋是中國為緬甸建造的。在江口再改搭小船前往水中佛寺,佛寺並不大,但香火倒是鼎盛,很多人買鮮花供佛,買魚飼料餵魚。



今兒個體驗了上廁所付費100元(Kyat)緬幣。

聽到洞窟佛寺,我以為是在山洞裡的一個個洞窟裡供著佛的佛寺,結果是一個可以容納1000個人參加法會的大廳,女性只能在大廳遠遠的看上方的佛像,不能登上階梯近處參拜佛像;這種重男輕女的觀念,我一點也不以為意,不上去就不上去,心想這種觀念的民族肯定不會進步,無法發展。




燕子湖又叫茵雅湖(Yinya Lake),位於仰光市郊的北部,面對著大金塔,是仰光市內最大的湖泊,比皇家湖大五倍。

燕子湖可以看到翁山蘇姬住的地方,據說曾經有人游泳混入翁山蘇姬家,直到要離開時才被發現,於是被抓起來關了一年,而使得翁山蘇姬的軟禁期也跟著延長。




四月12日是緬甸人的潑水節,燕子湖旁釘起了木架,屆時是要引燕子湖的水來潑水。

接著車子又載我們到翁山蘇姬家門口拍照留念。我們開玩笑說只來拍照,又沒有請我們去喝午茶。小李也開玩笑說翁山蘇姬本來要請我們喝茶的,可惜此刻她正前往美國考察不在家,真是不巧。大家也就笑得開懷。




世界和平塔(Kaba Aye Pagoda)全名叫「至尊吉祥大千世界安寧寶塔」,位於仰光市東郊11公里的斯里孟加羅山崗上,是緬甸政府為了迎接世界第六次佛教大會在仰光召開,於1952年所造的。
塔高36米,周長90多米,塔身中空。全塔有六個門,每道門入口的地方供奉著一尊巨大的佛祖,塔內圓柱型的佛龕上供奉著28尊佛祖。
世界和平塔入口處有五棵連體無憂樹(Ashoka),也稱砲彈樹。據說釋迦牟尼佛出生在這種樹下,此樹遂被視為佛教聖樹。我們還沒進去就有人來收拍無憂樹的錢,搞得很不舒服大家都不拍了。接著放脫鞋要收錢,上廁所要收錢,大部分的人對這種行徑不予苟同,乾脆就不進去了。


八角迷宮六層寺原名博達通佛寺,意思是千名將士,是為紀念二次大戰犧牲的一千名將士所建的佛塔,以緬甸的八個生肖造成八角徽狀,,迷宮內供奉金碧輝煌的佛像,也稱做佛教博物館。

仰光大金寺Shwedagon Pagoda
建於2600年前的大金寺,位於皇家園林西的聖山Singuttara,寺塔底部是八邊形,寺高98米,寺塔的外觀全是黃金,共用了66噸金箔。大金塔周圍則是由68座小塔所形成的塔林。
供奉了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淨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佛祖釋迦牟尼佛(Gautama Buddha)的八根頭髮等四位佛陀的遺物。仰光的大金寺與印尼的婆羅浮屠和柬埔寨的吳哥窟齊名。


緬甸人相信出生的日子決定星座,這樣的星座共有八個,分別代表一星期的七天及星期三的上、下午,而星座則以八種動物做代表,以鵬鳥有牙象無牙象天竺鼠,分別代表在星期日至星期六出生的人。寺廟正八邊形的地基也就代表緬甸人的八個出生星座,而每一個星座又有一個佛相,信眾則向自己的佛相供奉花、旗子及潑水以祈禱及許願。(我是屬於星期三上午的星座-有牙象)

最後一夜的晚餐是在皇家湖(Royal Lake)上的宮殿叫卡拉威宮(Karaweik Palace)吃的,皇家湖是座人工湖,湖中有一艘巨大的天鳥狀皇家遊船的複製品,湖的四周是林木繁茂的公園,北邊有獨立領袖翁山將軍的陵墓,屬於翁山公園的一部分。卡拉威宮餐廳的造型是兩隻神鳥(Mythological Bird)背著一座寶塔。
自助餐的菜色不怎麼樣,但有緬甸傳統表演可看,我帶的腳架終於在最後一晚派上用場。


這種熱到爆的天氣,五天四夜的行程就已經是耐受力的極限了。
緬甸初開放觀光,一切都尚未進入軌道,個人認為景點也並不具有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