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4

京都的紅葉

京都去過很多次了,尤其是好友Eiko住在神戶,每次去她家小住,總免不了也要去一下周邊的大阪與京都;即便如此,去過還會想再去。這會兒和Kathy相約去看京都的紅葉。依然相同的景點,依然是紅葉,但美景就是美景,是百看不厭的。不同的旅伴,引發出的趣味與回憶也就不同。
Kathy開玩笑地說:這是一趟貴婦之行,雖談不上貴婦,但團費的確不算低。

行前說明會時,知道這個團不小,很是氣惱,所幸旅行社另派一個協助的領隊Carol,她是我多年前克羅埃西亞之旅的導遊,算是舊識,解了部分不快。(旅行社的格局淪落至此,令我失望)
通常參加新進的團員都以長者或家族居多,這次當不例外,過去的經驗,新進的團都不大,我也經常單獨參團,這次人多,所幸有Kathy結伴,減少了不愉快的感覺;加上我們兩個都是「瘋」於按快門的人,就更開心了。

天沒全亮就前往機場,甫下飛機先吃午餐,接著就往箕面國定公園前進。

明治之森箕面國定公園在海拔約 100 公尺到 600 公尺的箕面市北部山地上。為了紀念明治維新 100 年,箕面市箕面山和周邊一帶才被指定為國家公園。

公園中的瀑布或非最大、紅葉或非最美,但箕面公園卻是日本最古老的森林公園,箕面瀧是日本瀑布百選之一,紅葉與瀑布齊名,為這座公園加分。


出發前瀏覽了箕面公園的網站,上面不但標註了公園內不同位置的紅葉指數(從一片紅葉到五片紅葉),網站上還註明何時人潮最多,真是非常人性化又貼心的網站,民族性由此即見端倪。而網站上也因應年長著的閱讀有擴大字體的按鍵,此外;還有語音導覽的連結,真感動啊。
美中不足是沒有外文的連結,好歹也加個國際通用文字吧,難道架設網站只供日本人瀏覽嗎?

在星期日的午後前往箕面公園,沿途大塞車,待我們抵達時,開始飄起小雨來,天色很快就變暗了;Kathy和我邊拍邊小跑步,和天色賽跑,就想多抓住一點天光。

在滝見橋上,看著人家的大砲小砲,看著人家的腳架,羨慕不已。
雨絲越飄越大,天色更昏暗,不得不快速收起相機,畢竟人可以淋濕,相機可是寶貝,濕不得。

晚餐大啖美味和牛涮涮鍋料理,肉類一向不是我的最愛,但面對這樣難得的美味,想要拒絕都難。

夜宿大阪帝國飯店( Imperial Hotel Osaka)。
Check-in後,導遊帶大家去超市買水果,我們兩人則是取出腳架,拍拍飯店週遭的夜景,雨點越下越粗,只得匆匆將相機賺拽入懷中,收起腳架,這時飯店的戶外照明系統也都關上了。

大阪帝國飯店是開設於1890年的「日本迎賓館」,已經有124歲了,拜科技之賜,拉皮整型以致未留下一絲歲月的痕跡。飯店鄰近毛馬櫻之宮公園和大川河,從高樓層可俯瞰優美景觀,可惜我們房間的角度,只能看一點河面、一點市區大樓景象,於是次日一大早,我們倆沿著河岸散步欣賞風景,當然另一個目標是拍照啦。

p.s. 河岸兩旁遍植櫻花樹,春天的櫻花季節來住這家飯店應該更合適。

嵐山(Arashiyama)是日本平安時代時深受王公貴族們所喜愛的嵯峨野風光,時至今日亦不例外,畢竟野櫻與楓林的景致是人人都喜歡的。
站在橫跨「桂川」、「大堰川」的嵐山地標「渡月橋」上,眺望著山水美景,同時欣賞著水面上的輕移蓮步的白鷺與遊船,想要移步也難。
每次到嵐山,總會在渡月橋頭留影,這次也不能例外,拍照打卡。


大河內山莊是日本昭和初期篤信禪學與熱愛自然的知名時代劇演員大河內傅次郎費盡畢生精力所建造的庭園。

園內種植有松、櫻、楓等樹木,可在四季展現出不同的樣貌。從茶室滴水庵往上走,登上展望台視野絕佳,晴天時可以看見保津川和嵯峨的街景,即使我們這時得撐著傘,但霧濛濛的山景依然迷人。
一張門票,除了提供清幽的庭園景致,還奉送抹茶和菓子點心,讓遊客沉澱心靈,多麼貼心。

離開大河內山莊到天龍寺須經過竹林步道,這座竹林充分顯現出自然的嵯峨野風情,即使在初冬的現在,仍然不減它的綠意。

p.s. 嵯峨野是指嵐山到小倉山之間「社、寺」林立的區域。

天龍寺在京都五山裡排名第一,它的開基創建者是足利尊式,開山祖師為夢窗踈石,當時是為過世的後醍醐天皇祈福為而建,寺中主要供奉釋迦如來佛。這是造訪嵐山必遊的日本國寶級古蹟。
從前寺院範圍遼闊,寺院規模為京都五山之首,現在的佛堂建築多數是明治時代以後才重建的。建築的佈局採用借景手法,以嵐山的山脈起伏為背景,庭院建築融入嵐山的大背景,寺院與自然渾然一體。

主殿旁由夢窗踈石所建的曹源池庭園被列為國家指定史跡。

p.s.木刻的釋迦如來座像、絹本著色觀世音菩薩像以及三幅絹本著色的夢窗國師像都是天龍寺的寺寶。1994年此地被列為世界遺產。

晚餐吃的是北海道直送美味螃蟹會席料理,每一道菜的食材都是蟹,道道滋味鮮甜。

夜宿京都大倉旅店 Okura Kyoto Hotel
大倉旅店具有 126 年歷史,位於熱鬧的河原町內。座落在市內繁華街道上的大倉飯店,建物高達 60 公尺,將古都的街景與連綿的群山盡收眼底。
出發前Patrick就告訴我,晚上可以往南走去拍巷道的夜景,清早可以往北去御苑,賞銀杏和紅葉,在大倉連住兩夜,時間可一點兒也不能浪費。

第一夜,我們鎖定拍飯店的夜景,第二晚,才去祇園町南側的花間小路。可惜沒有看到藝妓,倒是在小巷裡一家藝妓館前面,看到掛了很多藝妓的名牌和一隻守在門口的狗。
p.s. 我開玩笑說,狗主人是藉著遛狗之名,來找藝妓吧。

隔天早上六點整,天沒亮,Kathy和我就往御苑的方向走去,其實御苑和飯店之間還是有點距離,在御苑中看到美麗的銀杏樹和楓樹。天色開始亮起來,礙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得快步回飯店吃早餐。

p.s. 飯店17樓的餐廳Orizzonte lounge就可以俯瞰鴨川,可惜玻璃面反光,拍不出清晰的照片。

南禪寺在日本禪寺中等級最高,被列為京都五山及鐮倉五山之上,享有特別待遇,也是五山文學的中心;歷代住持更是由當時最傑出、在日本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禪僧所擔任。除了地位崇高,這裡有許多精采景點,如出現於歌舞伎的三門等許多擁有歷史價值的伽藍(日本禪寺對殿宇的稱呼)之外,也有豪華的日式隔扇畫及優美的方丈庭園(這裡指的方丈是住持和尚的住處)等,日本禪寺的精華盡見於此。

禪林寺俗稱永觀堂,楓葉樹遍佈寺院,自古即以賞楓名勝聞名。
坐落於形勢高低不等山丘上的禪林寺,必須配合這地形配置各座殿宇,也因此成了禪林寺獨特的風格。這些殿宇,有許多都是頗具歷史性,例如唯有在城堡或大名宅第才可以見到的總門及中門、保存禪林寺的正尊阿彌陀佛像的阿彌陀佛堂、格式設計如同五重塔的多寶塔、有「松鳥圖」及「群仙圖」等著名門畫的書院造方丈(釋迦摩尼堂)等,都是重要的歷史建築。

殿宇之間以稱為「臥龍廊」的走廊連接,臥龍廊是順著山的斜面所建,行走其下,即彷彿行走在龍的身體裡面。



永觀堂的楓葉只能有美美美來讚嘆,按快門的手無法稍停,有些人坐在楓樹下喝茶賞楓,這才是生活啊。


p.s.在賞楓旺季,遊覽車在停車場只能停一個小時,導遊為此幾乎和停車場的工作人員爭執起來。這樣夯的季節與這樣夯的景點,我們只能抓緊時間參觀拍照了,除非是自己來,也就不受限於參觀的時間。以後肯定要再找機會自己來,到時候就可以慢慢欣賞紅葉,要拍多久都可以了。

京都古街道統稱「產寧坂」步道,坂道是直接以年號為名,而其中從清水寺到高台寺之間的「寧寧之道」則是東山最著名的石疊道,坡道上沿路都是日式古老建築。兩旁的京味老舖,清水燒、小飾物及小吃,令人流連忘返。

另外,由清水寺順著清水坂向下走,在清水坂與五條坂交岔口,可見到產寧坂的入口標誌,因當時在大同三年完工所以又稱三年坂,順著石梯坡道下行到達二年坂(二寧坂),這些都是江戶時代的傳統店舖街道,沿路有陶藝館、古董店、茶館等。



行程中安排大家穿和服逛街道,Kathy和我興致不大,放棄體驗和服,選擇四處拍照。
p.s.其實很清楚自己穿和服是副甚麼德性,不試也罷。

中午在高台寺下面的 The Sodoh Higashiyama Kyoto (京都朱雀邸) 吃美味的義式料理。

晚餐又是京風會席料理,不肥也難。



世界遺產二条城建於西元 1603 年的江戶時代初期,曾是德川家康的京都御所,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加以擴建而達到今日的規模。二条城是一座平城,城內被列為國寶的「二之丸御殿」,共有 33個房間,面積約1000坪,其中鋪設著榻榻米的面積達400坪,造型豪華,並裝飾著德川時代首席畫師所繪製的「狩野探幽」名畫。


二条城中遍佈櫻花、梅樹與紅葉,壘實的銅牆與城廓、檜木皮屋頂與代表權力威勢的雄偉唐門、御殿玄關的雕刻、白色巨石所砌的護城河,在在闡述著武家精神的完美。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是一項日本與美國的聯合計畫。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與紀萌館設計室於1996 8 月開始在關西山裡打造出的意境。

在前往美術館的車上,導遊先播放美術館的video給我們看,讓大家對美術館的理念與建築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

抵達後先在餐廳吃以純自然農法耕種的午餐,難以想像清淡和美味居然還可以結合在一起,主廚還慎重的出來致意,我吃了兩碗飯。

美術館的建築本體百分之八十埋藏於地下,以求與大自然合為一體。設計上融合了東方的意境與西方的幾何之美,透過鋼鋁木石等不同的建材打造骨架及玻璃天幕,並配上Magny Dori石灰石染色混凝土;展覽室與存放裝置也都是量身打造的。

入口大門附上圓形玻璃窗稱作夢之門,帶引大家進入藝術的殿堂。
貝聿銘善用天窗導入柔和自然光,羅浮宮、蘇州博物館(蘇州是貝聿銘的家鄉)都呈現出這樣的設計特色,Miho 美術館亦不例外;深灰或桃色的天窗,讓自然光擴散在藝術品上,藝術品可以自然呈現而不會反射耀眼的光線。


這種開放大面積玻璃牆面所導入的自然光,即使在室內也能欣賞到周遭的美景。
寬敞的楓樹步道、曲折的隧道、橋樑、綠油油的信樂山山谷、紅葉、吊橋,每一步都是視覺饗宴。但我想,櫻花季節的美術館外景色一定更美,更合適來此參觀。


美術館的館藏豐富,最著名的收藏品是鑲嵌在地板上的酒神戴奧尼斯(Dionysus)馬賽克畫、埃及女王阿爾西諾伊(Arsinoe II)二世像、山貓戲雄雞角杯、隼頭神像、燃燈佛像浮雕(燃燈佛是釋迦摩尼佛的過去佛,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未來佛)、羅馬庭園壁畫等。


館中除了在南館有常設展外,在北館同時有獅子與犬的特展。

夜宿具有 1200 年歷史的雄琴溫泉花街道旅店,這是家具有浪漫氣息的日式溫泉旅館,全部房間雖然都面向琵琶湖。美中不足的是旅館離湖岸邊仍有一段距離,在房間陽台只能看到遠處水氣與霧氣瀰漫的朦朦朧朧的湖面一角。

旅館中的浴衣樣式有好幾種顏色與花樣,Kathy和我選擇印有可愛的紅色櫻花圖案的浴衣,配搭上紅色花樣夾腳木屐,婀娜多姿的走路,真是有趣。
p.s. 回想起來,拿著腳架,四處拍照,和我們的穿著裝扮實在不搭。


晚間又吃懷石料理。這會兒我就更肥了。

這趟美景、美食加美友之旅,為我們譜出一段美美的回憶。

11/13/2014

晚秋初冬遊九寨

成都、九寨牟尼溝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上海

200710月中旬旅遊克羅埃西亞的16湖國家公園時,正沉醉於眼前有如仙境般的斑斕秋景中,忽聽得身後有個聲音說:這景色和「九寨溝」很像;另有人說:這裡比九寨溝美,意境也比九寨溝清幽,而且不必忍受那些素質差的遊客。這兩人在一個景區討論另一個遙遠的景區,我便想:「九寨溝」究竟有多美? 改天也要去看看。

親友們多數去過「九寨溝」了,拗不過我的要求,阿姊精心安排了這趟行程,回程並在上海逗留兩日。選在淡季前往,一方面是配合我的時間,另方面,也是為了避開旺季的人潮。原先討論這個行程時,是阿姊、姊夫、弟妹和我,老搭擋四人行,後來弟妹的四位朋友要求加入我們同遊,經團長阿姊同意,於是成為八仙過海遊九寨。
阿姊除了規劃行程,還先提供一筆人民幣作為公積金,團長可真不好當。
弟妹是能幹的巧婦,就擔任我們的總管,其他人只負責遊山玩水與吃吃喝喝。

行前和甫遊完九寨的VivianWhatsApp上聊起,她說:美,但人的環境太差;便傳給我一張萬頭鑽動的照片,黑壓壓的人群,遊客竟喧賓奪主,倒變成畫面的主角了。我遂自我解嘲說:我們去的時候是淡季,人應該會少很多吧;其實心裡有數,那不就是一個以人口數取勝的國家嗎,怎麼可能人少,但還是抱著希望,心想:最起碼不會是人擠人吧。十一月二日查看九寨溝官網,一日進溝人次為15655,旺季最多可達4.1萬人次,根據預測,接下來一週大約每天就這樣的人次。

11/4Day 1 台北直飛四川成都

出發了,上午從桃園直飛成都後,下午即轉搭內陸班機到九黃機場,為了預防高度落差引起的高原反應(桃園機場海拔33公尺,成都雙流機場海拔495公尺,九寨黃龍機場海拔3448公尺),前一晚就提醒大家先吞下一顆Diamox,預防高原反應。(謝謝小令貼心準備,大姨、姨丈、舅媽和我人人有獎)

飛機抵達九黃機場時是傍晚,陽光在飛機接近著陸前,瞬間消失殆盡,隨著也就下起雪來了,看到雨夾著粗粗的雪花飄下來,我們都很興奮。當地導遊在機場迎接我們,隨即前往距離九黃機場88公里的九寨溝,入住新九寨賓館。
晚餐之後,為了次日的九寨溝行程,得適應一下當地的高度,大夥兒不敢多運動,都乖乖休息養精蓄銳。
猶記得多年前從成都飛往海拔3600公尺的拉薩時,大夥兒因高度瞬間變化,或多或少都有些高原反應,這回我知道大意不得,除了早晚的Diamox,得好好休息適應高度,不能太興奮。

九寨溝,標高大約2500公尺上下,雖說我們從海拔較高的九黃機場前往海拔較低的九寨溝,一般而言是比較不會有劇烈高原反應的,但一向生活在平地的我們,不能、也不敢大意。

11/5 Day 2
海拔2000公尺至3106公尺之間九寨溝,位於四川省北部,屬於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Aba Zangzu Qiangzu County溝中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溝水系流經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後流入長江。

屬高寒喀斯特地貌九寨溝,主要由呈「丫」字形分布的日則溝、則查窪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構成;包括樹正、諾日朗、劍岩、長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區。


九寨溝大多數湖泊的形成,源於水中所含碳酸鈣,碳酸鈣累積成乳白色的堤埂,堤埂堆積起來形成了堰塞湖,也就是所謂的「海子」。而來自雪山水,經由梯狀湖泊層層過濾,使得水色更加明。在冬季,九寨溝所有海子均會結冰,唯獨五花海因為湖底泉眼的影響,在冬天仍能持在攝氏6左右
出發前,我天天盼著這個時節可以湖水、山色與雪景全覽無遺。

我們在景區門口搭乘觀光巴士經過樹正溝,一路前往日則溝,沿途景色宜人。

「日則溝」包括原始森林、天鵝海、芳草海、箭竹海、熊貓海、五花海、珍珠灘、珍珠灘瀑布、鏡海、諾日朗瀑布等我們在箭竹海下車,由於前一夜下過雪,步道很滑,大家得小心翼翼地走。


接著順路遊熊貓海、五花海、珍珠灘瀑布以及鏡海,秋末的彩林映在湖面上真是美極了。
午後,我們搭乘景區巴士遊覽Y字形的另一端則查窪溝。

「則查窪溝」包括長海海拔3060公尺,長約5公里,寬約600公尺,是九寨溝海拔最高,湖面最寬的海子,溝旁的山頂終年積雪,長海的水來自山上的雪水、五彩池、上季節海中季節海下季節海則查窪寨我們只遊了長海和五彩池,就搭車前往諾日朗瀑布。


導遊小慧和我們約五點到景區門口,因為接下來我們要觀賞「藏王宴舞」。

接下來兩個晚上都住九寨天堂。聽導遊說旺季時,從新九寨賓館就一路塞車,所以很多人寧願走兩個鐘頭到景區,我們花了10分鐘就到景區門口了。而從九寨天堂到景區我們花了半個鐘頭,據說旺季時,開車要3~4小時才會到景區,塞車的時間往往多於遊覽的時間。我們在季末來,就不會人擠人了。
姊夫因為超過70歲,每天就可以省下220元的門票,姊姊和我也因為超過60歲,只需買半票,老人的福利啦。

11/6 Day 3
早餐後繼續遊覽九寨溝景點。我們依然搭觀光車到日則溝的終點站「原始森林」,從「劍石」沿著馬路走(因為棧道很滑),走過芳草海和天鵝湖,就很累了。午後,我們沿著樹正溝往景區外面慢慢走,沿途欣賞景致。
「樹正溝」全長13.8公里,共有海子40餘個,約佔九寨溝景區全部湖泊的40%
包括火花海、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群海、樹正瀑布、樹正寨、臥龍海、雙龍海、蘆葦海(海拔2140公尺)、盆景灘等。
雖然沿途風景很美,但走到最後,大家幾乎都累癱了。



九寨溝風景區於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在這個晚秋初冬遊九寨溝,除了氣溫較低外,景色依然美麗,可以避開擁擠的人潮真好。

這晚繼續住在九寨天堂。導遊說黃龍已經下雪了,得看次日早上狀況如何,再決定去黃龍還是替代方案的牟尼溝。

11/7 Day 4
黃龍風景區與九寨溝毗鄰,相距約100公里。
黃龍風景區包括黃龍溝、牟尼溝、丹雲峽、雪寶鼎、雪山樑、紅星岩、西溝等景區。因有些區域海拔高,因氣溫的關係,我們有心理準備,萬一去不了黃龍,就前往牟尼溝景區遊覽。
開車的師傅說一早已經有人上黃龍,但是去不了,因為下雪了。我們問師傅黃龍好不好玩,師傅說黃龍好不好玩,關鍵要素是要看腳力如何。我們討論的結果決定去牟尼溝。

牟尼溝風景區最低海拔2800公尺,最高海拔4070公尺。據說,景區內大小海子可與九寨彩池媲美鈣化池瀑布據說黃龍「瑤池」爭輝。

牟尼溝現有兩大景觀:扎嘎瀑布,二道海。二道海在牟尼溝的末端,和扎嗄瀑布僅一山之隔。但現在二道海是枯水期,並未對外開放,因此我們就去扎嘎瀑布。




扎嘎瀑布海拔3166~3270公尺,瀑布高104公尺,寬35~40公尺,既是液體瀑布,亦是固體鈣化流瀑。大部分的人走到觀景台就坐下來休息,弟妹和她一位朋友以及我,我們三人繼續沿陡峭的階梯往上走,經過水簾洞,再繼續朝上攀登,一直走到瀑頂。在下面觀賞瀑布,由於落差很大,強力水柱往下傾瀉,感覺出氣勢磅礡,但到了瀑頂,我幾乎失笑,因為瀑頂的流瀑落差不大,看起來水流不怎麼樣,完全無法想像在下方所看到的瀑布,竟是從這樣的瀑頂沖下去的。 



結束九寨行程,從九黃機場飛回成都。當我們坐進機艙時,雪又飄下來了,運氣好,班機起飛完全沒有被天氣所耽誤。

成都的導遊呂梅個子小小的,經驗豐富又熱忱,一路帶著討人歡喜的甜甜笑容。
夜宿成都宇豪羅曼酒店。

11/8 Day 5
成都-樂山大佛-東方佛都-峨眉
走成樂高速公路到距離128公里的樂山看樂山大佛。我們已經接連走了三天的路程,大家都體力透支了,所以接下來選擇遊船,從河上看樂山大佛。可惜成都霧很濃,大佛不是很清晰。

 

樂山大佛位於樂山市區以東3公里的凌雲寺之側,海拔450公尺,瀕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匯流處,與樂山城區隔江相望,大佛高71公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因為從屬於凌雲寺以及古稱嘉定的樂山,所以樂山大佛歷史上也被叫做凌雲大佛、嘉定大佛。

樂山大佛的頭頂與凌雲山的山頂平齊,足踏大江,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譽。凌雲山與南側的烏尤山原本相連,秦代李冰為減水勢而在山間鑿渠隔開兩山,因此烏尤山也稱為離堆。近年來發現,從樂山城區的迎春門碼頭望去,兩山的形態酷似一尊碩大的睡佛,其中烏尤山為佛首,凌雲山為佛身,而樂山大佛恰好處在巨佛的心胸位置,正可寓意「心中有佛」。
整個睡佛全長1400多公尺,眉眼清晰,仰面朝天。

凌雲山中有「凌雲九峰」,各峰歷史上都建有寺院,但現僅存凌雲寺。凌雲寺位於大佛的北側,又名大佛寺。寺周邊有多處與蘇軾相關的遺迹。寺右的靈寶峰上有一座十三層唐磚塔,叫靈寶塔。塔的形狀像是睡佛的陽具,挺有趣的。
1996年,峨嵋山樂山大佛為文化與自然世界雙重遺產

接著前往距離約40公里的峨嵋山。
夜宿峨嵋華生酒店

11/9 Day 6
遊峨嵋山。
我們從遊客中心乘坐景區觀光車前往峨嵋山最高的停車場「雷洞坪」下車。車程約兩小時。
隨之步行約30分鐘至接引殿,在濕冷的天氣攀登石階,對我們這些膝關節不是很勇健的人來說,真是件艱鉅的大工程。要乘坐「金頂索道」,光是排隊就至少排了半個鐘頭,抵達海拔3077公尺的主峰「峨嵋金頂」時,能見度不及10公尺,身處於濃霧之中。景區導遊小鄧說,一年當中這種濃霧至少會有250天以上,我們根本看不到普賢菩薩金頂,連導遊都說他的手指頭凍僵了。他一路催促我們走快一點,否則下午去不了半山的萬年寺,他擔心霧氣這樣濃,山路沒有路燈,我們會走不出來。後來我們討論的結果是,半山的萬年寺就不去了。



峨嵋山是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據傳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
華藏寺高聳於岩頂,建於唐朝,屋頂為錫瓦所蓋,元代時又被稱為「銀頂」。資料上說:在金頂可觀看峨嵋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我們金頂、銀頂,甚麼都沒看到,倒是全身被濃霧所籠罩。我就用相機翻拍了有佛光的普賢菩薩照片。 


回到成都,我們決定入境隨俗,去吃導遊推薦的老碼頭麻辣鴛鴦鍋,因為有人既不吃辣,也不吃牛、羊,於是;從頭到尾吃麻辣鍋的我們幾個,就算點的是微辣,也消受不了了。


夜宿成都宇豪羅曼酒店。

11/10 Day 7
成都-都江堰-上海

早上我們先去參觀武侯祠和錦里古街,接著才前往都江堰。


從都江堰景區南門進入離堆公園景區,參觀青溪園、堰功道、臥鐵、張松銀杏。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兒子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依然發揮它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邊的古蹟甚多,主要有二王廟、伏龍鸛、安瀾橋、玉壘關、鳳棲窩和鬥犀臺等。
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運、城市供水等效用。它所灌溉的t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的「天府之國」。
2000年,都江堰以其為「當今世界年代久遠、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與青城山共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位於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行洪;內江位在東,主要用於灌溉,又稱「灌江」。魚嘴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

春季水量小時,四成流入外江,六成流入內江,以保證春耕用水;春夏洪水季節時,水位升高漫過魚嘴,六成水流直奔外江,四成流入內江,使灌區免受水淹。


目前的魚嘴平面為半月形,魚嘴堤壩向下游延伸,形成金剛堤,金剛堤再往下,分別是飛沙堰和人字堤。在魚嘴上游東岸還有百丈堤,將洪水與泥沙逼向外江,以達到護岸的作用。魚嘴、百丈堤、金剛堤,連同飛沙堰與寶瓶口的協調作用,可達成洩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功能。
對於這樣的工程,除了驚歎、佩服,還能怎麼形容呢?

時間所限,無法暢遊,如果可以在都江堰住上一夜,或是一整天的時間就可以好好的遊覽整個景區了。時間的關係,我們無法過安瀾索橋,隔著岷江內江去觀看512地震中被損壞的秦堰樓、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


若是能搭乘大扶梯(長128公尺,落差56公尺)到都江堰最高點,海拔863公尺的玉垒(ㄌㄟˇ閣,整個都江堰景觀就可以盡收眼底了。真可惜!

結束行程,傍晚班機飛上海浦東機場,夜宿離虹橋機場較近的頤美庭園酒店。

11/11 Day 8
上海去了很多次,該走該看的地方幾乎都去過了,阿蘭的朋友們是第一次到上海,她們一起去了熱門的市區觀光景點,我則前往上海世博舊址。
2010年前往世博會場時,人潮擁擠,有些展館得排隊排很久,因此未能全數進去參觀,利用這次機會,我前往義大利館和沙特館(Saudi Pavilion)參觀。
從飯店附近搭乘地鐵10號線,在老西門轉8號線到中華藝術宮下。



如今中國館改成中華藝術宮,上海世博的城市未來館改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義大利館當時的主題是「人之城暢享義大利生活方式」,現在叫上海義大利中心,沙特館現在叫做月亮船。

雖然義大利中心和月亮船要買門票(買半票的感覺挺不錯的),但是沒有擁擠的人群,可以安靜的參觀最重要。



上海的世博園區風華不再是正常的,台北花博場地如今不也是這種人去樓空的寫照嗎?
p.s.2015年的世博在義大利米蘭舉辦。

沾阿姊和姊夫之光,晚上林總請吃飯,道地的上海菜,10冷菜,10熱菜,外加熱湯和水果。光是那肥美的大閘蟹,蟹黃就讓嘴巴甜滋滋的黏住了,大家都酒足飯飽,那些沒去過外灘的人,原計畫去逛外灘的,如今連計畫都打消了。



這一趟到上海無法和Vivian碰面,我們就約回台北見了。

11/12 Day 9
數年前姊夫曾帶我們去七寶古鎮遊玩,吃了七寶老飯店的美味魚頭鍋,弟妹到現在還忘不了,於是利用離開上海的最後一個早上,我們又去了一趟七寶老街,上回是看夜景,這回大白天去,人潮擁擠,熱鬧得很,街道商家所賣的琳瑯滿目商品、食品引人駐足,如果不是要趕飛機回台北的話,我看是不容易走出來的。





結束了這趟行程,我們計畫下次遊黃果樹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