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2012

立山黑部上高地之秋色


這個短短的五日行程,未出發前就知道肯定會有大豐收,人人都同意舉凡出遊,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就不完美了。秋天季節的日本,最適合賞楓,立山、黑部以及白川鄉的合掌屋都是我嚮往已久的景點,天時、地利都具備了,至於人和,我更不擔心,雖說是單獨一人參加旅行團,但出發前Patrick 對每一個景點都為我做了詳細解說,包括了每個景點分別有甚麼特色,哪些是不能錯過景致與拍照的角度,自由活動的時間要如何掌握等等,接著就等著我親自去體驗與品味了。

【白川合掌村】
位在歧阜縣西北部大野郡的白川鄉四面環山,地形與外界隔絕,為了適應冬天的下雪環境,因而衍生了「合掌造」式的屋舍建築。
首先我們前往「荻町城跡展望台」,俯瞰整座村落,合掌村座落於沿著莊川的一處海拔約500公尺的平地上。村落的規模相當壯觀,南、北距離約達1.5公里,東、西的距離約350公尺,目前主要是以河流的右岸為保留區,除「合掌型」民居之外,包括周邊的建築物及景觀也都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所保護。


列為世界級遺產古蹟的白川村,村內現有建築物114棟,這些屬於「合掌造」(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頂)式的民宅之所以聞名,全因德國建築學家的一本書「日本美的再發現」所介紹而聲名大噪,書中稱「合掌造」是「極合乎日本邏輯的日本平民建築」。日本國內外觀光客也都趨之若鶩,居住日本的同學,全家人曾經利用新年假期前往度假遊覽,看了她所拍攝的白雪皚皚的照片,至今多年仍印象深刻。

Patrick告訴我村中稻子成熟前或收割時的景觀很美,我們來的這個時間,稻子已全部收割完,稻田中只剩下稻梗與土壤,所幸依然可以飽覽村莊被群山所包圍的自然風光。

【兼六園】
石川縣金澤市的兼六園是金澤市之象徵,兼六園和岡山市的後樂園、水戶市的偕樂園並稱為日本三大名園。這座加賀藩建於17世紀中期江戶時代的庭園,是池泉回遊式庭園代表作。庭園占地約10萬平方公尺,具有清澈水流及古典氣息的這座庭園,庭園命名為「兼六」,是為了呼應宋朝名詩人李格飛所著的《洛陽名園記》中所寫的好園林六項特質,因而分別造出「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等六種特色的建築與景緻。


儘管名列日本三大名園,但我個人覺得兼六園其實遠遠比不上過去所見過的許多中式或日式庭園。出發前Patrick建議我若是時間許可,不妨前往兼六園附近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看看,我和領隊打過招呼,加快腳程前往21美術館,團員阿斌和Carol也有興趣同往,三個人結伴更安心,於是快步往美術館前進。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21
世紀美術館是現代美術館,由名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2004年落成前就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美術館是正圓形建築,館外草地上陳列各種戶外公共裝置藝術。美術館建築包括了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展品錯落分散在基地中,由於美術館外圍全是玻璃,自然採光非常好。


我們時間緊湊,需要在限定時間趕回去與團體會合,雖買了特展的門票,卻無法仔細的一一參觀,不能錯過的是藝術大師Leandro Erlich的作品《泳池》(The Swimming Pool),是利用美術館的天窗加上一層水,並加上假的泳池扶手,從上面往下看,彷彿是真的游泳池,但見遊客在底下的展室中走動,我朝泳池下面的人揮揮手,下面的人也向我回應,待我們走到下面,輪到泳池外的人對我們感到好奇,如此一來,上下觀看,造成了特殊的趣味和效果。



接連幾個展室,我們都匆匆瀏覽,其中光與影以及造成空間感的錯視都相當有趣。

館外的裝置藝術之一《傳聲大耳朵》也挺有趣,看到小朋友一個個將頭塞到大耳朵中,和遠方的同伴相互傳聲、說話,樂在其中。

我不免想再找個機會來一趟,好好參觀一下這座美術館。

【金澤東茶屋街】
資料上說被列為國家重要傳統建築群所保存的金澤茶屋街,包括了東茶屋街、西茶屋街和主計町茶屋街等。位於淺野川大橋附近的金澤茶屋街,風情恰似京都,尤其是神秘而誘人的藝妓文化,透過茶屋表露無遺。建築最大的特色是兩層木造樓房外有整排的紅褐色細格子窗櫺,將整條街襯托得古色古香,與京都的衹園非常相似。每到黃昏時刻,街頭飄著茶屋街的風情,三味線琴、大鼓的聲音此起彼落,從茶屋本身的建築精雕細琢,足見當年茶屋興盛時是如何地紙醉金迷;另外,大型玻璃綴飾的日式庭園,有著和式與西式的美;小小的窗子,窗框雕飾繁複華麗;長長的廊道從這頭望向那頭,望至遠方的綠影,帶領遊客沉醉往日時光。
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茶屋街根本可以說是杳無人跡,遊客三三兩兩,僅有少數商家開門營業,多數商店則是緊閉門窗,整條街道相當冷清,如果不是我們這個團的遊客,這裡簡直像是荒城,與我原先的期盼落差極大。


從飯店的窗戶就可以30度角俯瞰金澤車站的建築,Patrick說車站的建築像是dome,值得去拍照,車站下則有商店街。我對商店街興趣不大,特地拿著腳架到車站前拍夜間的建築。


【立山黑部】
富山縣三面為北阿爾斯山脈的險峻群山所環抱,中間是廣闊富饒的平原。立山是與富士山、白山並列為日本三大著名的聖山,早從平安初期開始就已是山嶽信仰的聖地。

如果沒有進入這座阿爾卑斯山脈,很難相信,一切小而巧的日本,也有峻嶺深谷、開闊的天地,和媲美瑞士的高山美景。標高3015公尺的立山連峰和黑部峽谷連成的阿爾卑斯之路(ALPEN ROUTE),是國際級的山岳觀光路線。沿著富山縣和長野縣間的「中部山岳國家公園」主脈而行,從北阿爾卑斯陡峭的山脈到富山灣岸地帶、以及黑部川的廣闊扇形地區,群山幾乎都是3000公尺級的連峰,自然景觀變化萬千,構成日本北阿爾卑斯山的屋脊。

富山縣的立山車站為起點到長野縣的扇澤為終點的「高山道路」,每年到了4月中旬就會全線開通,共6種交通工具相連接。
從富山縣一端出發,在海拔475公尺的立山搭乘登山纜車到海拔977公尺的美女平再搭50分鐘的高原巴士經過面積8公里的彌陀原,隨著抵達高度2450公尺的室堂,接著再搭山路巴士前往高度2316公尺的大觀峰,乘坐纜車下降到高度1828公尺的黑部平,然後續搭乘電車往下降到達高度1470公尺黑部水壩,最後再搭山路巴士下至扇澤(1433公尺)。這條貫穿整個立山的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全長86公里(直線距離是25公里左右),但立山站到室堂的海拔高度落差則達1945公尺。我們抵達當天,大觀峰5.2度,彌陀原14.3度,室堂4.9度,黑部壩12度。

4月旺季開始到6月中旬前後,阿爾卑斯山脈路線的最高點海拔2450公尺的「室堂」附近會出現具有衝擊力的10多公尺高度稱為「雪之大谷」的雪壁。這是利用10多台除雪車堆雪而成,遊客可以漫步在雪谷和雪原之上,輕鬆地體驗春天冰雪融化的立山。

一般人會選擇在45月來遊覽立山黑部,主要就是看高聳的雪牆;我們這個時候來其實也非常恰當,沒有皚皚白雪,但有的是繽紛色彩的高山植物,滿山秋天的景致格外絢爛迷人,一路的美不勝收的風景,直讓人目不暇給,我慶幸這個時節來觀賞立山群峰,

抵達「室堂」,吃午餐前我們有一段自由活動的時間,在Mikurigaike Pond湖邊,我按下數不清的快門,湖水映著藍天加上飄過的雲彩,每一秒鐘湖面都在變化,呈現不一樣的美,很多日本人就坐在湖邊野餐,真是愜意令人稱羨。


黑部水庫是以確保發電用水為主要目的而建造的穹頂拱形水壩,高186公尺,長492公尺,蓄水量2億噸,是日本最大的水庫。
建築工程竣工於1956年,據說參與建設人員超過1,000萬人,費時7年,相當艱難。水庫是攔截北阿爾卑斯山溶解的雪水,流入的黑部川激流建造而成,黑部湖則是黑部水庫建成而形成的人工湖。
翠綠色、蔚藍色等水色變幻的湖水,與高山連綿的立山連峰共同打造出美麗的景觀。此處還有環遊黑部湖的遊覽船在運行,是日本運行位置最高的遊覽船。

春天到立山黑部看雪牆、看融雪,毎年從626日到1015日這段期間,沒有雪景可看,水庫就進行觀光放水,從黑部水庫觀景台可以觀看衝擊力強大而壯觀的放水。看雪景與看水庫放水畢竟無法魚與熊掌兩者兼得。Patrick提醒我要登上300多級階梯到觀景台去看水庫放水的景觀,因為登越高視野越廣,拍出來的照片也更有看頭。我問了集合的時間,這會兒根本顧不了退化的關節和懼高症,邊快步走、邊小跑步,往壩頂另一端的階梯前進,可惜時間上不允許我登到頂端的觀景台,我邊攀登階梯、邊回頭拍照,到了半途,看看時間只好折返。


【飛驒燒岳溫泉】
燒岳是位於日本長野縣和岐阜縣交界的飛驒山脈主線上的一座活火山,是日本百岳之一。海拔2455公尺。燒岳是飛驒山脈中最活躍的活火山,約2000年前發生過噴火。
夜宿燒岳溫泉,一向不喜歡泡溫泉的我,到了這兒也不免要入境隨俗,心想今兒個走了很多路,泡泡溫泉也有助於消除疲勞吧。

【上高地】
位於日本中部的長野縣西部的飛驒山脈南部的梓川上游,標高約1500公尺,周圍被穗高連峰、燒岳、常念山脈環繞形成一盆地地形。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是觀光地,也是自然景觀保護區。全區禁止垂釣、狩獵,車輛進入也有管制。盆地內白樺、落葉等自然美景,漫步期間可以體驗休閒渡假的感覺,清澈見底的「梓川」就在國家公園中流過,大正池、明神池等湖泊映照著終年積雪的穗高連峰,呈現美麗的山光水色。


Patrick 交代在河童橋自由活動時,如果自由活動時間是兩個鐘頭左右,就要走「明神池」那個路線,風景奇佳,若是時間不夠,就走「田代橋」繞一圈回「河童橋」也不錯。我們的時間只能選擇後者,走在國家公園中,所見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不免想起很多年沒有去溪頭了,應該找個時間和孩子去溪頭住一晚。

【高山陣屋】
位於岐阜縣高山市的「陣屋」,佔地3000坪,自1695年起至明治維新後的1969年為止,共計270年間,這裡作為官廳的建築物。經修復後「高山陣屋」的白壁映照著松樹和礫石,呈現出江戶時代的風情。

建築的屋頂全部使用了木板,據說由於飛驒是雪國又是木材產地,當時的瓦容易被雪損壞,而木材又很容易取得之故。

宅邸內建有厚重的大門,還有根據1830年圖樣所復原的郡代住宅、從高山城「三之丸」移建過來的公尺倉等。
幕府時代末期據說在全國有60多所郡代所、代官所,高山陣屋是目前僅存而被指定為國家史跡的建築。

高山陣屋原為高山城主金森氏的官邸,也是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時期)遺留至今的行政衙門。陣屋的裡外,除了草木扶疏的庭園造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懸掛著一幅千古忠義典範的關雲長畫像,上頭寫著「義存漢室,致主以忠,春秋之旨,獨得其宗,天地合德,君師同功,聖神文武,百世所崇」。而女主人臥室所掛的一幅楊貴妃的畫像究竟是具有甚麼代表性或意義呢?

高山陣屋的大殿之中也有兩個大字「忠」、「孝」。下方則又各有註腳,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忠-『上事於君,下交於友,內外一誠,終能長久』,可見日本深受華夏文明及儒家思想所影響。


【小京都古道】
高山市的古街道,不但建築物具有古味,商店販賣的特產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董、版畫、地酒、味噌等,Patrick交代要去嚐嚐「飛驒牛握壽司」,雖是不餓,既然來了,也依照交代去吃了一份,倒覺得只是一般般呢。

晚上就住在市街旁山坡上的寶生閣溫泉飯店,飯店水族箱中養的白色鱉很特別,數尺長的鱘龍魚更驚人,無怪乎餐點中有鱉和鱘龍魚的副產品,佐餐時選擇喝的酒時有人鬧了個小笑話,要怪我們不懂日文,還是要說領隊未盡翻譯之責呢?

【名古屋城】
是西元1612年德川家康所建造,現今日本百大名城之一,其代表象徵是天守閣上有兩隻金色的魚虎,西元1945年城廓曾遭盟軍猛烈轟炸而破壞,所幸天守閣並未受到嚴重損毀。直到西元1959年,名古屋城重新翻修整建,回復其古典雄偉的原貌,主要天守閣外,還另建有數座小天守閣,內部設有博物館展示珍貴歷史文物。此外,名古屋城也是幕府的權力核心,因為幕府戰國時代的三位英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是出生於名古屋。外形莊嚴肅穆、城牆堅固,是結集當時建築術的精華而聞名。
目前本丸玉殿整修當中,我們只參觀了大天守閣。
p.s.天守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份,具有瞭望、指揮的功能,也是封建時代統御權力的象徵之一。「天守」有時也寫成「殿主」、「殿守」、「天主」,明治時代以後出現了「天守閣」的新稱呼。

名古屋城的護城河已乾涸,整座城的規模也實在稱不上吸引人,有機會應該再去一次「姬路城」。

團體旅遊雖總是行程匆匆,留下的回憶依然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