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去香港旅遊時,恰逢座落在九龍半島酒店對面的香港藝術館展出了「埃及文物展」。
看到紙莎草畫(Papyrus Painting),覺得很美,便買了一幅畫。當下隨意選了一幅,只覺得很好看,根本看不懂、也不是很在意畫中所呈現的意涵。
看到紙莎草畫(Papyrus Painting),覺得很美,便買了一幅畫。當下隨意選了一幅,只覺得很好看,根本看不懂、也不是很在意畫中所呈現的意涵。
這些年來,屢屢想了解畫所代表的寓義,以及畫中的人物,翻遍書籍,卻苦於無解。今天終於意外解開謎題了。
先是突然靈機一動,上去eBay網站查詢,終於找到這幅畫。
原來這幅畫中的主角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大王后(Great
Royal Wife),叫做妮菲塔莉Nefertari (公元前1290~1254年)
。
「妮菲塔莉」這名字的意思是「美麗的伴侶」、「最美的女人」或「最好的女人」。
「妮菲塔莉」這名字的意思是「美麗的伴侶」、「最美的女人」或「最好的女人」。
妮菲塔莉13歲就嫁給尚未繼承皇位的15歲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中(在接下來的20年,拉美西斯在上埃及共有8位王后),妮菲塔莉最受寵,最後地位終不保。
她總共生了4個兒子,兩個女兒。(拉美西斯總共有約50個兒子)。她只活到36歲。
妮菲塔莉在世時就被神格化,在阿布辛貝Abu Simbel的神廟建築群中,拉美西斯除了為自己建廟外,也為她建了一座石窟廟,並獻給女神哈索爾寺廟;也就顯示了妮菲塔莉與神同格。(右邊第二座神殿即是Nefertari Temple)
她總共生了4個兒子,兩個女兒。(拉美西斯總共有約50個兒子)。她只活到36歲。
妮菲塔莉在世時就被神格化,在阿布辛貝Abu Simbel的神廟建築群中,拉美西斯除了為自己建廟外,也為她建了一座石窟廟,並獻給女神哈索爾寺廟;也就顯示了妮菲塔莉與神同格。(右邊第二座神殿即是Nefertari Temple)
Nefertari 死後葬於尼羅河西岸,底比斯以南的王后谷,陵墓編號為QV66,墓中壁畫裝飾極盡華美。
在她的陵墓中有拉美西斯二世在牆壁上所刻下的詩歌,表達對她的愛與哀悼。
1950年,她的墓正式開放參觀,可惜壁畫與裝飾被遊客隨意損壞。
1986年,陵墓全面封閉,進行文物拯救,1992年再重新開放。
這幅紙莎草畫是妮菲塔莉皇后頭上戴著哈索爾Hathor頭飾,右手握著生命之符(生命之鑰)Ankh ,乘船航行於尼羅河,腳下是一隻貓Bastet,船航行於蓮花之中,蓮花是愛的象徵。
Hathor是古埃及女神,她既是愛神、富饒之神;也是音樂、舞蹈之神。
Hathor是古埃及女神,她既是愛神、富饒之神;也是音樂、舞蹈之神。
Bastet是埃及神話中的貓神,她象徵著家庭溫暖與喜樂;Bastet也是太陽神的護衛與靈魂的保護者,經常出現在埃及的墓室壁畫中。
Bastet同時也是性感的象徵。
Bastet同時也是性感的象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