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祭典因集文化、藝術、信仰於一體,而廣受大眾喜愛與重視。
東北的六大祭典,是指在日本東北的仙台七夕祭、秋田竿燈祭、青森睡魔祭、盛岡三颯舞祭、山形花笠祭、福島草鞋祭等。福島祭典在冬天,但我們多參加了八戶三社祭,所以還是六大祭。
2011年日本東北311大地震,連帶造成了觀光業很大的損傷,為了振興經濟,並鼓舞當地民眾的士氣,東北六個縣市,遂將在夏天所輪流舉辦的祭典,統稱為「東北六魂祭」;除了憑弔地震的往生者,更表示六縣市的人民同心協力的決心。
到了2017年,「東北六魂祭」改名為「東北牽絆祭」;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的牽絆,東北地區的人民將持續努力,共創未來。
這個原本在疫情前的旅遊計畫,延宕至今,得感謝Vicky精心規劃,我們四人才能一起體驗,並創下共同的回憶。
7/27(日)
搭乘星宇JX862,飛抵仙台空港,轉乘仙台空港アクセス線(仙台行)至仙台市區。
初次訪仙台,但對這個城市的名字並不陌生;東北大地震發生前後,好姊妹榮潔的女兒有希和女婿因工作的關係,一家人曾連續派駐仙台多年,期間榮潔還曾前去幫忙照顧孫女;所幸當時他們並沒有因地震的侵襲,造成太大的影響。
在米沢牛焼肉仔虎仙台駅前店(Kotora Sendai-Ekimae) 享用新鮮美味食材的燒肉,大滿足。
7/28(一)
仙台搭乘新幹線「隼」103号(盛岡行)到一ノ関,接著租車,由James 擔任駕駛,為大家服務。
第一站是嚴美溪
嚴美溪自栗駒山流入一關市內的磐井川,歷經漫長時間侵蝕而形成天然美景。 在綿延約二公里的翡翠色水流中,可以見到奇岩、巨石、壺穴、深淵、瀑布等「靜」與「動」的溪谷美景。
嚴美溪旁由磐井川激流所沖刷成的陡峭綠蔭峽谷美景,適合由附近的懸崖小徑上觀賞峽谷風光。
作為不免俗的觀光客如我們,當然也體驗了著名的「郭公飛天糰子」,吃糰子賞溪景。
接著前進栗駒山自然保護區。
栗駒山健行
栗駒山標高1,627公尺,橫跨了岩手、秋田、宮城三縣。栗駒山也稱為須川岳,是日本的一座活火山,主要成分是安山岩、英安岩。
栗駒國定公園因其溫泉、遠足小徑和植物而成為旅遊勝地。
登山口就是不同形狀的火山岩露天溫泉,若非擔心變成溫泉肉,遊客們鐵定就會立刻跳下去。
栗駒山最美的季節肯定是秋天,但是夏天的清翠依然迷人,藍天、山脈、沼澤、奇石都美,還有蟲兒唧唧聲一路伴隨著我們的腳步前進。
沿途的各種植物花朵,往往引我們駐足拍照,尤其是看到沼澤旁密布的Round-leaved Sundew (毛氈苔),Kathy和Vicky都忍不住蹲下來獵取它的「芳華」。
住宿:須川溫泉栗駒山荘
7/29(二)
驅車前往栗駒國定公園小安峡大噴湯。
入口處有免費的竹竿供到訪的人作為登山杖,我們就人手一支去尋湯。 (後來看照片,覺得自己帶著墨鏡、手持竹竿的影像很怪異)
小安霞大噴湯可真的是名符其實。一側是往上不斷竄出的濃煙,對側則是以強力水柱般噴出的湯。心想如果不小心被噴到,肯定是會燙傷的。
返回一ノ関還車。
午餐在一ノ関新幹線匣口前購買「斎藤松月堂海膽干貝」和「盛岡炸醬麵牛肉飯」附加熱裝置便當上車吃,James 請吃飯後甜點芝麻麻糬。
一ノ関搭乘新幹線はやぶさ(隼鳥)到八戸,轉青い森鉄道到三沢。再由接駁車接往星野渡假旅館「青森屋」。
抵達後幾乎被眼前入住旅館的人潮淹沒了。
旅館的佈置琳瑯滿目,燈籠迴廊的金魚ねぷた(金魚睡魔)引人入勝。接著先在佈置成蘋果樹的水龍頭接新鮮蘋果汁,免費、無限暢飲,我們都連喝兩杯,以解暑氣和口渴。
去囲炉裏lounge 喝咖啡休息一下,戶外艷陽似乎沒有那麼烈了,我們抓緊時間去旅館的公園「湖邊散策」;繞著湖邊走一圈,期間清風徐來、蟲鳴唧唧,伴著一兩回鐘聲,頓感愜意自在。
晚餐後工作人員帶動唱,把氣氛炒得熱鬧滾滾。
星野集團青森屋的溫泉:
使用來自「古牧溫泉」的天然泉源,全館皆為源泉不循環放流式,包括室內湯、露天湯與淋浴,全都是直接使用源泉之湯。
館內一樓室內湯「檜葉湯(ひば湯)」:浴場使用青森檜木打造,飄著淡淡木香,泉水柔和細緻,採源泉不循環放流。
招牌露天風呂「浮湯」:依季節設計不同主題,春賞櫻燈、夏賞綠蔭、秋賞紅葉、冬賞雪景,展現青森文化與自然四季之美。
晚上看不清露天溫泉的景致,隱約知道前方樹木很多、有瀑布流水聲。
早上再去泡湯,眼前景緻就一清二楚了。
7/30 (三)
早餐前再去泡一次「浮湯」,主要是欣賞露天溫泉鬱鬱蔥蔥的綠意。
泡完湯,Vicky 和我走去旅館的另外一座「岩風呂」參觀;這一款昭和風的溫泉,純然散發出不同的氛圍來。
搭乘星野集團的旅館接駁車前往「奧入瀨溪流Hotel 」
星野集團的奧入瀨溪流酒店是唯一一間蓋在奧入瀨溪流旁的度假飯店。
屬於十和田八幡平國立公園的奧入瀨溪流,有著清澈的溪流與長著青苔的岩石,以及一整片落葉闊葉林。
鮮嫩欲滴的綠意、似錦的秋日森林、白雪與冰的世界等。 這裡的景觀美到被指定為特別名勝和天然紀念物。
我們順著奧入瀨溪流的步道前行,沿途綠樹成蔭,溪流聲、瀑布聲、鳥鳴聲(間或)相伴。
走走、停停、拍拍,總共整整四個小時;沿途經過三亂之流、石戸、馬門岩、阿修羅之流、飛金之流、千筋之滝、雲井之滝、玉簾之滝、白糸之滝、不老之滝、双白髪之滝、九段之滝、姉妹之滝,最後在銚子大滝結束今天的健行活動。
總共走了22,642步,累累的。
住宿:星野奥入瀬溪流飯店
7/31 (四)
早餐後漫步飯店後方緊鄰著溪流的樹林小徑。
接著繼續奧入瀨溪流及十和田湖附近的行程。
先搭乘旅館接駁車到雲井之滝,然後步行至雲井之流,轉JR巴士到休屋,再去十和田湖畔咖啡「Marine Blue 」吃蘋果派和蘋果咖喱飯。
漫步十和田神社、乙女之像、御前濱、十和田湖觀光交流中心。
在休屋搭乘「十和田湖遊覧船」遊一段景色最美的部分,蜿蜒的海灣,景色非常特別。在子之口下船。
繼續奧入瀨健行,從子之口(奧入瀨溪流的上游河口)走回銚子大滝,沿途經過獅子岩、五兩瀑布。
搭乘JR bus到雲井之滝,轉旅館接駁車回到飯店。
續住星野奧入瀨溪流飯店。飯店強調療癒與慢活,在自然中靜靜待上兩晚,能充分感受當季景緻、悠閒泡湯、藝術氛圍與美味餐飲共同帶來的療癒力量。
除了Vicky 外,我們三人都是日文白癡,飯店裡的各種活動,都需用到日文;我們就只能望之興嘆啦。
8/1 (五)
「八戶三社大祭」今天登場了。
直接從星野奧入瀨溪流飯店搭乘計程車到八戸的 Hachinohe Grand Hotel 。
午餐在Ramenfactory Nosuke 好吃的拉麵。我點了中辣,香氣十足,只是未料到辣到眼淚都流出來了。
「八戶三社大祭」
青森八戶地區最大的祭典,並登記為日本指定重要無形文化財的「八戶三社大祭」於每年7月31日至8月4日舉行,已約有290年歷史及傳統。
祭典中的27台華麗迎神車、神轎隊伍、舞龍、舞獅等活動,十分熱鬧。
午餐後先去龗神社(代表「水神」「雨神」,與農業祈雨、保佑五穀豐收有關)觀看祭典儀式。由主祭官主持祭典儀式。
八戶三社大祭是從「龗神社」開始,其他兩社(長者山新羅神社與神明宮)則作為巡行路線中的重要參拜地點。
下午三點遊行隊伍由市町前出發,總共有27兩大型花車外,還有三神社遊行、虎舞、黑色獅子頭面具張著大嘴的法靈神樂所表演的「權現舞」等,非常精采。
獅子頭同時一起打齒當下,發出很大的聲音,具有洗滌心靈的效果。在主持祭典儀式時,主祭官背後就站著一排權現,一起打齒。
那些老虎一起在地面打滾、騎脖子站起來的表演,就像專業的雜技演員一樣,非常不容易。
有趣的一個習俗是若被老虎咬到頭代表好運、無病、無災,所以當虎頭靠過來,張開大嘴時,我也就自動送上腦袋瓜了。
各種佈置得讓人眼花撩亂的大花車(大卡車改裝而成)在遊行時,會朝上空和兩側展開更為繁複精彩的設計來,氣勢頗為驚人。
這些花車在祭典前至少一個月,就由專業花車製作技人挑燈夜戰,有些是下班後加入製作直到深夜,在製作組、花車組共同配合努力完成的。
祭典結束後,花車先借給附近小村鎮辦活動,接著就拆解處理掉,等到第二年,又以不同的題材,再重新製作新的花車。
俗話常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就是後者,看著熱鬧,確實很熱鬧。
8/2 (六)
一早搭電車去「陸奧湊站前早市」吃早餐。
在魚菜市場裏,選自己喜歡的魚獲早餐,既新鮮又便宜。
隨之去漁港繞了一下,天氣太熱了,直令人消受不了。
早餐後由八戶搭車到本八戸,再搭乘八戸線至盛岡。
午餐的「和かな(Wanaka)短角和牛」鐵板燒,美味可口,性價比也相當划算。
盛岡城跡公園
盛岡城為國家指定歷史遺跡,同時入選日本百大名城。
盛岡城自1597年開始築城,又名「不來方(kozukata)」城。古代為藩主居住處,但1874年建築物幾乎全部遭到破壞,只剩下石牆還保有當年狀態,1906年則重新整建,作為公園利用。
公園在市民間的暱稱是「盛岡城遺址公園」,是市民休憩場所,並入選「日本百大歷史公園」。
我們稍稍逛了一下,就前往岩手銀行紅磚館 。
岩手銀行紅磚館是於1911年落成的盛岡銀行總行建築。是由東京車站的設計師辰野、葛西建築設計事務所包辦,也是辰野金吾所設計的建築物中唯一留在東北地方的作品。目前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紅磚是給人俐落印象且威儀十足的建築物,一走入建築物內,天花板挑高且空間開放寬敞。可以一窺當年西式建築的特色。
館內分為免費的「岩手銀行區」及收費的「盛岡銀行區」。
免費區內設有綜合大廳、以及介紹盛岡產業、商業歷史的沙發圖書室。
接著去「啄木・賢治青春館」喝午茶。順便參觀一下石川啄木與宮澤賢治的事蹟。這個地方曾經是株式會社第九十銀行,裡面的金庫門依然保留。
為了配合三颯舞祭典的時間,晚餐就吃冷麵。天氣炎熱,覺得冷麵吃起來挺可口的。
「盛岡三颯舞祭」
「盛岡三颯舞祭」是「東北五大祭」 之一。
在盛岡市中央通(盛岡市役所前起約1km)舉辦世界第一太鼓遊行。
在2014年還被金氏世界記錄認證為「和太鼓同時演奏的世界紀錄」。
每年8月1日~4日舉辦祭典,期間每天18時起會在盛岡市役所前開始遊行。
遊行活動以「三颯舞小姐」的華麗表演展開序幕,接著就是各種單位的、學生團體、各行各業組隊參加的跳舞團隊以及傳統三颯舞的團隊登場。
太鼓手們敲出節奏來,伴隨著獨特的吆喝聲「Sakkora Choiwa Yasse」,舞者也一起唱和,並隨著節奏,優雅地舞動雙手。
晚上17:00入場,盛岡三颯祭典活動於18:00-21:00於中央通會場舉行。Vicky 已事先在網路上購買觀覽席的座位,我們就安穩地欣賞表演。三、四個小時坐下來,屁股都消受不了。
每支隊伍的鼓手、舞者們都以遊行的形式登場,中途穿插扮裝團體,最後由花車登場炒熱祭典氣氛。
遊行結束之後,會場內還會舉辦讓一般個人加入的「輪舞」。
我們在暑氣中走一整天,撐到最後都累了,待走回到飯店,辦好住宿手續早就過了晚上九點了。
這天走了24,280步。
8/3 (日)
上午繼續盛岡市區漫步行程。
漫步於材木町、光原社,並去宮澤賢治紀念場地「可否館」喝咖啡、吃點心。
在盛岡駅前東口搭乘岩手県北バス到宮古駅前;轉乘計程車到住宿的旅館The Park Hotel Jodogahama。
這是連兩任天皇都曾來渡假住宿的地方。
淨土濱是位 於岩手縣宮古市的海岸,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名勝。海水、白色的岩石和青松使得這裡的景觀形似天然的日本庭園。這裡的海水浴場被日本環境省選為快水浴場百選,並且也被選入日本海灘百選。
我們乘坐sappa 小船前往「青之洞窟」,看色彩斑斕的各種岩石及藍綠色的海水。另外也於淨土濱Marine House搭乘三陸復興國立公園的遊船遊覽、餵食海鷗。
在海濱不遠的Resthouse外牆上,標示了311海嘯時淹水的位置,次日車行途中,也看到路邊有一道「2011.3.11津波(海嘯)浸水表示line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威力實令人震懾。
住宿 淨土濱 The Park Hotel Jodogahama
8/4 (一)
搭乘巴士到宮古駅,轉乘岩手県北巴士到盛岡駅。
接著由盛岡搭新幹線到新青森。
出站時人山人海,都是衝著「青森睡魔祭」來的。
「青森睡魔祭」的由來
青森睡魔祭據說是由中國的「七夕祭典」轉變而來,與津輕地區當地的習俗融合後,變成以紙、竹、蠟燭做的燈籠。由於以前燈籠中使用的是燭火,因此也被稱作火之祭典。
8月2日至8月6日晚上,祭典最後一天的8月7日早上,身穿五顏六色服裝的舞者,以及短笛、太鼓的伴奏樂團,會共同參與睡魔祭遊行。8月7日晚上則是配合煙火大會,在海上舉行睡魔燈籠遊行。
我們參觀晚上的祭典活動。Vicky 一樣是替我們預約了觀覽席。
睡魔祭的大型燈籠山車就叫做「睡魔」,體積超乎想像的大,睡魔由一群人曲身在睡魔下面推著前進,忽左、忽右、忽仰、忽俯,都是由睡魔下方的一群人同心協力完成。
祭典時跳人們呼著口號Rassera, Rassera,旁邊觀賞的人群也同時熱情呼應著Rassera Rassera。
8/5 (二)
原計畫是搭乘新幹線(JR-EAST) 五能線度假村白神(Resort Shinakami) 2號,從新青森站出發,搭乘奧羽本線前往「川部站」,在那裡轉進五能線前往Wespa Tsubakiyama (ウェスパ椿山) 。
因為五能線「度假村白神」貫穿了世界自然遺產「白神山脈和風景優美的日本海」;從火車車窗可看到壯麗景色。
在火車上,除了可以欣賞到雄偉的白神山脈和日本海的絕美景色外,還有各種活動及表演。
期待沿著日本海海岸線行駛,尤其是「鰺ヶ沢」、「千畳敷」、「深浦」、「十二湖」一帶,能欣賞到海岸與白神山地的壯麗景觀。
我們在殷殷期待中上了火車,才出發不久,就聽到車上廣播說因豪雨緣故,火車停駛。
於是在弘前站下車,搭乘「JR列車代行」巴士前往目的地。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天不從人願。
因為是代行巴士,路線就會盡量沿著鐵道走,但從路線圖上看起來,車行約到了路途的一半,才開始看到日本海。
不解的是沿途明明是好天氣,為什麼說是下大雨,火車走不了?難道是我們抵達Wespa Tsubakiyama (ウェスパ椿山) 之後的那一段路嗎?
這一折騰,路上延誤了一個半小時。
下午我們向旅館租車自駕,依然是James 代勞。
午餐是在青根白神十二湖紅翠翠鳥餐廳吃「深浦鮪魚排丼套餐」;鮪魚是深浦地區現捕的,很新鮮。
十二湖青池散策
十二湖(Juniko Twelve Lakes,Juniko 在日文是指 12 座湖泊)是位於白神山地西部的33個湖沼群總稱,周邊山毛櫸林環抱。
據稱1704年發生的大地震引發山崩,因而形成上述湖泊,從山崩處遠眺能看到12個湖泊,因而得名十二湖。
尤其是湖水湛藍的「青池」遠近馳名。水中有大型山毛櫸枯木,池水透明,能將池底枯木一覽無遺,有如藍色墨水般的湛藍湖面充滿神秘氛圍。同樣有美麗湛藍湖水的「沸壺池」泉水並入選「青森縣名水」。
我們沒有走完12湖,但走過的王池、青池、雞頭湯之池、沸壺之池、越口之池、中之池、落口之池、日暮之池、仲道之池等就讓人讚歎不已了。
通常4~11月間才能進入十二湖,新綠及楓紅時節則是熱門的健行時期,從十二湖周遊路線,可以遠眺白色岩石肌理及周邊樹木相映成趣的「日本峽谷」。
住宿:黄金崎不老不死温泉
「黄金崎不老不死温泉」坐落於世界自然遺產白神山地與日本海之間。
因黃昏時整個景觀變成金色而得名,從酒店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日本海美麗的日落,包括露天浴池、客人房間和餐廳。
擁有與大海融為一體的葫蘆形露天浴池(男女共浴),是不老富士溫泉的象徵。
其設計與海岸線融為一體,與大海的距離約1m,壯觀的景色一覽無遺。黃昏時不僅是天空和大海,整個地區都被染成金黃色,令人嘆為觀止。
不老富士溫泉的溫泉水水質為「含鐵氯化鈉強鹽泉」。由於含有大量鐵,噴出時呈透明狀,但與空氣接觸後就會氧化,變成紅棕色。從源頭直流的紅褐色溫泉,景色獨特。
飯店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浴池:海邊的「露天浴池」是女湯和男女共浴湯、新館的大浴場是「風呂之湯」、本館的大浴場則是「黃金浴場」。
關於露天浴池,個人覺得就是一種體驗罷了。
8/6 (三)
早餐後漫步到飯店不遠的「五能線全通紀念碑」。
終於搭上了新幹線(JR-EAST) 五能線度假村白神(Resort Shinakami) 2號。
旅館接駁車送我們到車站附近搭乘由ウェスパ椿山(Wespe Tsubakiyama)出發,前往秋田。
「秋田竿燈祭」與「青森睡魔祭」、「仙台七夕祭」並稱為東北三大祭。
「秋田竿燈祭」是在長竹竿上懸掛著許多燈籠的「竿燈」,由技術高超名為「撐竿人」的專家們以強大力道舉起來,進行遊行的傳統節日。
將竿燈整體比作稻穗,將懸掛的燈籠比作米袋,以祈願五穀豐收。
竿燈祭分為「日間竿燈」及「夜晚正式場」兩個部分的活動。
名為「日間竿燈」的活動,是白天進行的「竿燈妙技會」,這是分為個人戰、團體戰的竿燈名人技藝比賽。
「夜晚正式場」時,竿燈大通會排滿竿燈,大家把竿燈上手之後會伴隨著「嘿呦!嘿呦!」的吆喝聲,炒熱會場氣氛。
竿燈的五個基本技巧,其一是將另外一人手握的竹竿順利從下方接過來,其二是用單手手掌托住灯竿,其三是用額頭頂住灯竿,其四是用肩膀托住灯竿,其五是用腰部頂住灯竿。
看到這些撐竿人們用手掌、額頭、腰、肩膀撐起又重又大的竿燈,並保持平衡,以高超的技術自在地操縱著燈竿,我們發出由衷的佩服。
在看完六個祭典後,我們也一致認同竿燈祭是最精采的。
下午抵達秋田就開始飄起小雨來,越是接近竿燈活動開始的時間,雨勢越大,我們都穿起雨衣來。
竿燈表演活動非常精彩,值得觀眾們讚許,都以不斷地掌聲回應撐竿人的技巧。
廣播說因為要有豪大雨,提早結束活動。果真才一分鐘後,就瞬間下起傾盆大雨。
雖然提早結束,但竿燈祭真是太精彩了,能參加這個活動非常開心。
有一位撐竿人把燈籠裡面的蠟燭取出來,送給我們做紀念。(原先我們還在討論燈籠裡是不是LED燈,蠟燭的話,不是很容易燒起來嗎?)
蠟燭作為祭典神聖物品的象徵意義:
竿燈祭是一種祈求五穀豐收與無病息災的傳統活動,點燃的蠟燭象徵祈願的火焰與光明。
因此,把未燃盡的蠟燭或小燈籠帶回家,認為有保平安或帶來好運的效果,類似於其他祭典中「帶回御守」的概念。
竿燈本身的象徵意義:
每根竿燈代表稻穗,蠟燭點亮後就像黃金稻穗般閃耀,象徵豐收與希望。
所以即便是蠟燭這個小細節,也屬於整體祭典「光」與「祝福」的一部分。
8/7 (四)
離開秋田,搭乘新幹線こまち號往東京方向(最高速320km/hr),在仙台轉仙台山形線巴士,前進山形。
車行至盛岡站,與另一列車的車頭相連結,我們跑下去月台拍照。
山形花笠祭登場。
「山形花笠祭」在 8 月 5-7 日舉行,並在東北地方的盛大遊行中,慶祝傳統音樂與地區舞蹈。
穿著亮麗服裝的當地舞者,隨著太鼓的節奏搖擺舞動。
因為接連兩天的大雨,今天雖然雨不大,且是間歇的小雨,但已經是祭典的第三天,有部分舞者似乎是累了,跳起舞來感覺比較提不起勁來;對於那些依然精神飽滿,保持熱情的舞者,我由衷佩服、感動。
8/8 (五)
搭乘仙山線(仙台行)前往山寺。
山形縣山形市的「山寺」正式名稱為「寶珠山立石寺」,以四季自然美景和千級石階成為東北有名的能量景點,更是日本詩人松尾芭蕉創作經典俳句的舞台。「寺院一片寂,蟬聲透岩石」(閑さや 巌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
山寺建於西元860年,由天台宗慈覺大師奉清和天皇的諭令開山,據說寺廟被視為可結良緣並「斷絕惡緣」,因而吸引許多信眾。
象徵著山寺的「五大堂」與「開山堂」建於懸崖「百丈岩」頂端,從遠處望去有如漂浮在半空之中。
「開山堂」祭祀著開山始祖慈覺大師,從奧之院前往「開山堂」的參道前面可看到岩壁,並建有幾座小佛堂,據說此處自古以來是修行之地,由於地勢危險,目前除了修行者,嚴禁一般遊客靠近攀登。
「五大堂」則是於開山後30年建成,是主要祭祀五大明王並祈求天下太平的道場,同時是山寺裡最佳的觀景位置,不只能俯瞰山寺周邊街景,更可將奧羽山脈一覽無遺,是絕佳的拍照地點。
位於山寺登山入口正面的「根本中堂」,裡面有著傳說持續不斷燒了超過1,160年的「不滅法燈」;據說是當年知名戰國武將織田信長燒毀「比叡山延曆寺」時,開山者慈覺大師從延曆寺把部分不滅法燈移到山寺並流傳至今,大眾可入內參拜,但不能拍照。
從山下一路到山頂的奧之院,有多處不同地方可求取御守,而各個授予所提供的御守都不一樣,像是在日枝神社可獲取祈求健康和驅除厄運的御守;在根本中堂則可求得開運除厄的「替身」御守(身代り守),據說是本尊藥師如來保祐信眾的象徵。
從山門登上山頂需要爬上1,015級石階,更有傳說指煩惱會隨著每一步逐漸消退。
而沿途不只可欣賞各種歷史建築和俯瞰自然景色,中間還設有休息處,走起來不算太累。
我原以為自己爬不上去,結果居然完成任務。James開玩笑問我是不是真「輕輪(台語)」?(意思是不是囊中取物般輕鬆);消遣老人家,真是笑死我了。
山寺搭乘仙山線(仙台行)到仙台。
「仙台七夕祭」是仙台每年八月六日到八日舉行的七夕祭,規模為全日本最大,吸引很多遊客到這座北方古城。
在七夕祭中,市內各地都掛上華麗漂亮的七夕裝飾。
宮城縣仙台的七夕祭,是日本最有名的祭典,按照古老習慣,於陰曆的七月七日,也就是在七夕節(陽曆的八月初)舉行。
主要的裝飾景物是在車站中央的七夕街道,商店街的圓拱形出入口被華麗裝飾著,許多的短箋、風旛,以及華麗的千羽鶴,這些都是仙台七夕才有的裝飾物。
傍晚搭乘觀光巴士「Loople 仙台」
前往「瑞鳳殿」,參觀「瑞鳳殿夜間點燈及音樂會(The Star Festival Forest Concert 2025)」。
瑞鳳殿是仙台市的一所靈屋,供奉的是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的著名大名伊達政宗。(大名是領主,擁有地方上廣大的土地與軍隊的貴族階級,地位僅次於將軍)
8/9 (六)
國寶大崎八幡宮
大崎八幡宮是一座位於宮城縣仙台市青葉區八幡的神社,充滿莊嚴氛圍,扮演著守護著仙台的神宮,據說能保佑帶來勝利好運。
神社的祭神是應神天皇、仲哀天皇、神宮皇后和阿彌陀佛。
神社創建於大永7年(1527年);神社的亮點是被指定為國寶的神殿,據說是桃山建
拜殿整體採黑色塗漆,氣氛沉穩,屋頂和斗拱是精心設計的鮮艷裝飾。可惜巧逢祭典期間,神社外面搭著白色的帳篷,視野受到部分影響,而無法仔細觀看整座建築。
由於神社對保佑勝利相當靈驗,因此是運動選手們熱烈信仰與祈福的神社。
仙台城跡
仙台城位於仙台市青葉區,別名「青葉城」,為戰國名將伊達政宗理想中的城池,建立於1600年時江戶初期,名列日本百大名城。
仙台城位處高地,並有斷崖之險,易守難攻。當年為了表示效忠於德川幕府,特別不建造天守閣。
仙台城原佔地寬廣,在1871年廢藩置縣時被拆除,僅留仙台城遺跡。(遊客們只能看一坨坨圓形的突出物說故事)
在原本本丸區域內建有「宮城縣護國神社」以及「仙台城見聞館」。
仙台城於2003年時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史跡。
此回日本東北之行,參觀了熱鬧氣氛的六大祭典活動,包括八戶三社大祭、盛岡三颯舞祭、青森睡魔祭、秋田竿灯祭、山形花笠祭、仙台七夕祭等全體驗,實屬難得。
說我們的行程是跑祭典馬拉松,也不為過。
在祭典之外,我們也走訪了幾處山水自然景觀,品味了豐富的精神饗宴,加上美食、美宿,以及無價的友誼,堆砌了一次幸福滿滿的回憶。